唐玄宗开元间十八学士考

唐玄宗开元间十八学士考

ID:32840726

大小: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6

唐玄宗开元间十八学士考_第1页
唐玄宗开元间十八学士考_第2页
唐玄宗开元间十八学士考_第3页
唐玄宗开元间十八学士考_第4页
唐玄宗开元间十八学士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玄宗开元间十八学士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号:F13201049姓名:朱冬雪唐玄宗开元年间十八学士考唐玄宗开元时,于上阳宫食象亭,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吕向、咸廙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为十八学士,命董萼画像,并记录所有十八学士的姓名、表字、爵位、籍贯等。1、张说(667~730)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武后策贤良方正,张说年才弱冠,对策第一,授太子校书。累官至凤阁舍人。因忤旨流配钦州,中宗朝召还。睿宗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

2、宗开元初,因不附太平公主,罢知政事。复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出为相州、岳州等地刺史,又召还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授右丞相,至尚书左仆射,中与张嘉贞有过权力争斗,最后扳倒张嘉贞,自任首席宰相。卒谥号文贞。与苏颋(封许国公)齐名,俱有文名,掌朝廷制诰著作,人称“燕许大手笔”公元730年,不幸病逝,寿63岁。张说有才智,但脾气暴躁,又好受人贿赂。百官凡奏事有不合他心意的,“好面折之,至于叱骂”,所以与同僚的关系不甚融洽。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知其父官职卑微,仅为洪洞县丞。张说为文运思精密,年轻时很有造诣。长安初年(701年),诏令张说与徐坚等人撰修《

3、三教珠英》,由麟台监张昌宗及成均祭酒李峤总领此事。昌宗不学无术,只是广引文词之士,高谈阔论,“历年未能下笔”。唯张说与徐坚“构意撰录,以《文思博要》为本,更加《姓氏》、《亲族》二部,渐有条流”。书修成后,迁右史、内供奉,兼知考功贡举事,后又擢任凤阁舍人。6/62、徐坚(659年-729年),字符固,湖州人。徐孝德之孙,徐齐聃之子,唐太宗徐贤妃、唐高宗徐婕妤的侄子。幼年智力过人,沛王李贤闻其名,召见他,授纸为赋,更觉讶异,后举进士。圣历中为东都留守判官,专主表奏,王方庆称为“掌纶诰之选”。杨再思说他:“此凤阁舍人样”。圣历二年(699年),与徐彦伯、刘知几、张说

4、同修《三教珠英》。唐中宗时,为给事中。唐玄宗改丽正书院为集贤院,以徐坚充学士。十七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曰文。著有《初学记》。3、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朝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

5、,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4、赵冬曦,(777-750)唐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县)人。进士及第,历官左拾遗、监察御史、入集贤院修撰、考功员外郎、直学士、中书舍人内供奉,以国子祭酒卒。从儒家的“礼”和“仁”思想出发,提倡“德主刑辅”。他认为,古律条目千条,隋时奸臣弄法,著律时提出“律无正条,出罪举重以明轻,入罪举轻以明重。”的断狱原则。一辞出而废条目数百。自此轻重依其爱憎,被罚者不知其所以然。法律易知,则下不敢犯;文义深,“则吏乘便而朋附盛”。律、令、格、式

6、,应该刊定科条,直书其事。犯罪者虽贵也按律以断。律明确则人相信,法律统一则人主尊。他还强调选拔官是治政之本。5、康子元:唐代经学大师,会稽(今属浙江省)人,官至宗正少卿。举贤能治《易经》、《老庄》之学。形成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是为公是,非为公非,蹈道必赏,违善必罚”,主张改革弊政,创立新制之改革思想。成为历史上改革家而名垂史册。6、侯行果,即侯果[1],上谷人,生平不详。仅知历国子司业,侍皇太子读。与冯朝隐、会真齐名。卒后赠庆王傅。著作已失,主要散见于李鼎祚《周易集解》。黄奭的《黄氏逸书考》中收有《侯果易注》一册[2]。7、毋煚,对于他名字的记载,史

7、书上历来说法不一。《元和姓纂》卷二:“开元右补射毋煛,洛阳人,一云吴人。”岑仲勉校:“按《急救章》‘毋煛’作‘毋景’,余按《丛编》七引《诸道石刻录·定水县钟铭》,毋煚撰,”开元九年煚编子库书(原误‘照’)。见《唐会要》三六(时官鄠县尉,见《册府元龟》六零八,惟讹‘毋昭,’此可见《旧唐书》一零二证之),又十三年任拾遗,集贤直学士,见同书六四。《太平广记》一四三引《大唐新语》“右补阙毋炅后值集贤,不久卒,玄宗赠朝散大夫。”作“炅”亦误。“开元十一年,丽正殿学士毋煛”见《历代名画记》九。又《千唐》“同年十月《宠夷远妻李氏志》题‘丽正殿修书学士右拾遗毋煛撰,’”字正作

8、‘煛’(《类稿》八讹为‘渠’)。《辨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