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结合界面的实验研究

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结合界面的实验研究

ID:32840766

大小:7.22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2-16

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结合界面的实验研究_第1页
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结合界面的实验研究_第2页
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结合界面的实验研究_第3页
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结合界面的实验研究_第4页
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结合界面的实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结合界面的实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结合界面的实验研究计:学位论文:37页表格:3个插‘图:54幅王翔指导教师:李振春教授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位论文提交日期:2012年4月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专业名称:口腔临床医学论文答辩日期:2012年5月学位授予日期:2012年6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主席: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IIJ/jrl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大连医科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2、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v/Z钐问签字日期:卫丛二年[月_LEt目录一、摘要⋯⋯⋯⋯⋯⋯⋯⋯⋯⋯⋯⋯⋯⋯⋯⋯⋯⋯⋯⋯⋯⋯⋯⋯⋯⋯l(一)中文摘要⋯⋯⋯⋯⋯⋯⋯⋯⋯⋯⋯⋯⋯⋯⋯⋯⋯⋯⋯⋯⋯⋯l(二)英文摘要⋯⋯⋯⋯⋯⋯⋯⋯⋯⋯OOBO0O0600⋯⋯⋯⋯3二、正文⋯⋯⋯⋯⋯⋯⋯⋯⋯⋯⋯⋯⋯⋯⋯⋯⋯⋯⋯⋯⋯⋯⋯⋯⋯⋯5(一)前言⋯⋯⋯⋯⋯⋯⋯⋯⋯⋯⋯⋯⋯⋯⋯⋯⋯⋯⋯⋯⋯⋯_⋯5(一)日【f舌⋯⋯”⋯⋯⋯⋯”⋯一“一““一⋯⋯⋯一““⋯⋯⋯⋯⋯o⋯5(二)材料与方法⋯⋯⋯⋯⋯⋯⋯⋯⋯⋯⋯⋯⋯⋯⋯⋯⋯⋯⋯⋯

3、5(三)结果⋯⋯⋯⋯⋯⋯⋯⋯⋯⋯⋯⋯⋯⋯⋯⋯⋯⋯⋯⋯⋯⋯⋯9(四)讨论⋯⋯⋯⋯⋯⋯⋯⋯⋯⋯⋯OOD0⋯⋯⋯⋯⋯⋯⋯⋯⋯⋯21(五)结论⋯⋯⋯⋯⋯⋯⋯⋯⋯⋯⋯⋯⋯⋯⋯⋯⋯⋯⋯⋯⋯⋯⋯26(六)参考文献⋯⋯⋯⋯⋯⋯⋯⋯⋯⋯⋯⋯0OD⋯⋯⋯⋯⋯⋯⋯27三、文献综述⋯⋯⋯⋯⋯⋯⋯⋯⋯⋯⋯⋯⋯⋯⋯⋯⋯⋯⋯⋯⋯⋯⋯29(一)综述⋯⋯⋯⋯⋯⋯⋯⋯⋯⋯⋯⋯⋯⋯⋯⋯⋯⋯⋯⋯⋯⋯29(二)参考文献⋯⋯⋯⋯⋯⋯⋯⋯⋯⋯⋯⋯⋯⋯⋯⋯⋯⋯⋯⋯⋯34四、附录⋯⋯⋯⋯⋯⋯⋯⋯⋯⋯⋯⋯⋯⋯⋯⋯⋯⋯⋯⋯⋯⋯⋯⋯⋯36五、致谢⋯⋯⋯⋯⋯⋯⋯⋯⋯⋯⋯⋯⋯⋯⋯⋯⋯⋯⋯⋯⋯⋯⋯⋯⋯37不同基底

4、材料与饰面瓷结合界面的实验研究硕士生姓名:指导教师:指导小组:专业名称:王翔李振春教授口腔临床医学摘要目的:通过电子探针观察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之间界面化学元素的变化,定性分析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之间化学结合的方式和强度。材料和方法:以上颌侧切牙为模型,分别制作镍铬合金、氧化锆、金钯合金(Au.Pd合金)、压铸瓷基底、钴铬合金、混合金钯合金(混合Au—Pd合金)基底冠各一个,依次记为l、2、3、4、5、6组。混合金钯合金为将1/3比例的回收旧金属加入到实验样本内。然后对六个基底冠依厂家推荐的程序进行烤瓷,分别烧结遮色瓷和体瓷,将唇侧瓷层总厚度控制在唇侧

5、2mm左右。将六个实验样本用环氧树脂包埋在长4cm宽3cm高2cm的聚醚橡胶模具内,静置一夜待环氧树脂凝固。用慢速锯沿实验样本的纵轴切开,对切面进行打磨、抛光、超声清洗。其中氧化锆样本与压铸瓷样本在真空下喷金,然后用电子显微镜在2000倍下对镍铬合金、氧化锆基底、金钯合金、钴铬合金、混合金钯合金五种基底冠进行界面观察,用电子探针线扫描界面,在界面两侧lO微米的范围内读取数据探查界面元素的交换转移情况,点扫描界面基底冠侧;在50倍的放大倍数下对压铸瓷进行界面观察以及电子探针的线扫描。结果:1组(镍铬基底)镍铬基底冠检测出Al、Si、Ni、Cr、O。A1S

6、i在2微米的范围渗透入镍铬基底冠,Ni、Cr在2微米的范围内进入饰面瓷内。2组(氧化锆基底)基底冠检测出Al、Si,Al、Si在2微米的范围内进入基底冠并缓慢减少。3组(金钯基底)基底冠侧检测出AI、Na、Si、Sn、Pt、Au、In,进入基底冠1微米。4组(压铸瓷基底)电镜下未发现明显的结合层,整个图像完整无缝隙,未见饰面瓷与压铸瓷的结合界面。5组(钴铬基底)基底冠发现C、si、Cr、Co,Si在界面向基底冠方向缓慢下降约2微米。Cr、Co在界面到饰面瓷方向内也是呈逐步减少的趋势,进入饰面瓷内约两微米的距离6组(混合金钯基底)基底冠侧发现了Al、K、

7、Fe、Sn、n、Au。线扫描结果显示Pt在界面处向饰面瓷内渗透约一微米左右。结论:镍铬、氧化锆、金钯、钴铬、混合金钯五种不同基底冠与饰面瓷之间均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元素转移变化,随着界面深度的变化,元素的转移变化强度减弱直至消失,证明这五种基底冠在和饰面瓷的烧结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结合。压铸瓷烤瓷全冠在电镜放大50倍下未未见饰面瓷与压铸瓷的结合界面。线扫描结果显示Si、Na、K在整个扫描范围内无明显波动。这一观察结果说明了压铸瓷基底与饰面瓷之间的成分相似与均一性。关键词:陶瓷金瓷界面基底冠元素转移2Experimentalstudyofthebondingi

8、nterfacebetweendifferentbasematerialandveneeri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