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妙方巧治病

大蒜妙方巧治病

ID:32843614

大小:36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6

大蒜妙方巧治病_第1页
大蒜妙方巧治病_第2页
大蒜妙方巧治病_第3页
大蒜妙方巧治病_第4页
大蒜妙方巧治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蒜妙方巧治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蒜妙方巧治病大蒜,辛,温,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药用以独头紫皮大蒜为佳。核心成分是大蒜素,有抗菌、消炎、健胃、驱气、镇静、镇咳、祛痰、强壮等功用。1.预防流行性感冒:大蒜捣烂取汁,加水10倍,用以滴鼻,或口含两片生大蒜亦可。2.感冒,头痛鼻塞,恶寒发热:大蒜、葱白、生姜适量等分,煎汤温服,出汗即愈。10/101.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大蒜捣汁,加甘油两倍,再用盐水洗鼻后,拭干,以棉球沾药塞于鼻内(无甘油可用蜂蜜)。2.百日咳,上感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紫皮大蒜1球,去皮切碎,桔饼1个亦切碎,共加水一碗,煮一、二沸,过滤去渣,再加白糖适

2、量,1日分2至3次服。10/10还可用大蒜瓣(撕去蒜皮)捣烂如泥,均匀摊于纱布上,厚约3-4分,于睡前敷贴于两足底(足底必须先涂凡士林或猪油,以防起泡),上面再盖一层塑料膜,穿上袜,翌晨除去。如果足底没有痛楚,可以连敷3~5晚,或隔天敷一次。此法亦适用于其他晚间剧咳。1.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独头大蒜1个,切薄片,平放于“大椎”10/10穴,以艾绒搓成如小豆大的团,放在蒜片上点燃(燃尽为一炷),连灸2至3炷,以感觉灼痛、不起泡为度,隔天或2至3天灸1次。亦可用紫皮大蒜瓣15片(小的20片),去皮,放入沸水中煮1-1.5分钟,取出,以

3、其水与糯米一两,煮成稀粥,然后再将原蒜瓣放入粥内搅拌均匀即可食用,食此粥同时食白芨粉1钱。如此早晚各吃一次,连吃10-15天,暂停3天再吃。10/106.鼻衄不止:生大蒜2、3瓣捣烂,摊在布上,如钱币大,贴于足底涌泉穴,包扎固定,左鼻出血贴左足,右鼻出血贴右足,两鼻出血俱贴之,至足底痛甚起泡即除去。10/101.疟发不止:生大蒜头捣烂,鹅不食草研末,与蒜一起捣和,做成小饼如“棋子”大,敷于“大椎”穴或“太渊”穴,以发泡为度。另以1两大蒜捣碎如泥,与水飞雄黄5钱一起做成小豆大丸子,每服1钱,日服2至3次。2.上消化道出血:大蒜瓣4份,

4、玄明粉1份,混合捣烂后,取3两,用四层纱布包裹,贴敷足底涌泉穴缚定,于3至4小时后除去,每日贴敷1次,直至血止后停药。注意贴药前脚底心需涂一层凡士林,以防足底起泡(湖南科技资料,某医院观察42例,40例获得治愈)。10/101.痧气腹痛,中暑,心胸胀闷,呕吐泻痢(包括急性胃肠炎):生大蒜1球,去皮膜切成细粒,温水送服,1日2至3球,重症可加倍用。2.急性阑尾炎:大蒜50%,芒硝、大黄各25%,捣如泥,加醋少许搅和,敷压痛点上,厚约一寸,四周以纱布围成圈,防药液流出,2小时后去除,再用大量敷上。共治344例,有效率96.2%(资料来源

5、:江苏高邮、淮安等地)。10/101.肠炎,痢疾:大蒜3至5钱捣烂,马齿苋1至2两,煎水1碗,冲入蒜泥,过滤得汁,也可加糖,1日2次分服,(或大蒜烧存性,研末,每服5分至1钱,1日2至3次)。2.阿米巴痢疾:10/10每日用5%至10%大蒜浸液灌肠,同时用大蒜1钱半,切成小粒,温水吞服,1日2至3次。1.钩虫,蛲虫:生大蒜适量,切细粒,空腹吞服(用于钩虫病)。或用大蒜捣烂,调入凡士林,临睡时涂于患者肛门周围,第二天洗涤清洁,连涂3至5晚(用于蛲虫病)。10/101.高血压:每天早晨空腹吃糖醋大蒜1-2球,并连带喝一些糖醋汁,连吃10

6、-15天,能使血压比较持久地下降。又据报导,此法对于哮喘、慢性气管炎的顽固咳喘等也有效。2.预防冻疮:入冬前将紫皮大蒜捣烂,擦在常患冻疮处,每日1次,连擦5-7天。如皮肤起泡,可暂停用。本文摘自《食物中药与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叶橘泉。10/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