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北师大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评估

学北师大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评估

ID:32844787

大小:16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6

学北师大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评估_第1页
学北师大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评估_第2页
学北师大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评估_第3页
学北师大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评估_第4页
学北师大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评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北师大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下列哪一观点最能体现这一思想(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C.温故知新D.三人行必有我师解析:选A。扣住材料中关键词“教育公平”,A项“有教无类”打破了教育被贵族垄断的局面,使平民百姓得以受教育,体现出教育公平;B项是教学方法;C、D两项是学习方法。故正确答案选A。2.从金庸热到红色经典热,再到四大名著热……影视的旋风又刮进了“诸子”时代。某部电影中要用到“政在得民”等台词,你认为这些台词应该出自(  )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2、的主张。A是墨子的作品,其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B记录了孟子的言论,提出“政在得民”“仁政”等思想主张;C记录了荀子的主张,提出“仁义”“王道”等思想;D是庄子的著作,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特点。故符合题意的是B项。3.右图是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吉祥物图案,它们传递出丰富的和谐主题。下列思想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仁者爱人B.人之性恶C.人性本善D.以人为本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人之性恶”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B.法家

3、C.道家D.墨家解析:选B。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春秋战国时代,法家主张厉行法治,加强君主集权,因此最受统治者推崇。由此可知B项正确。儒家主张“仁”和“仁政”,道家讲求自然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均不符合题干“专替君主打算”的要求,由此可排除A、C、D三项。5.对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漫画中的“胜出”是指在西汉时期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B.儒家思想的“胜出”,是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结果C.汉武帝让儒家“胜出”,主要是看中了儒家思想的“仁政”思想D.儒家思想的“胜出”5/5,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4、,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解析:选C。汉武帝主要是利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为政治统治服务。6.右图反映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A.救国治国之术B.“天理”C.“知行合一”D.“民贵君轻”解析:选B。“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的,“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的,二程的主要思想是“天理”。7.中国古代某一思想家的纪念馆大厅内有一副对联: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由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A.王阳明B.程颢C.朱熹D.董仲舒解析:选C。由对联判断,“穷理”说明该思想家是理学家,“致知”指在途经上主张格物

5、致知,由“传二程”可以排除B、D两项。8.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解析:选D。慧能的观点明显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9.李明同学写关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可能引用下列哪句名言(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A项是个人修养方面的。C项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与题意不符。D项是辩证

6、法思想,不合题意。B项表现了民族气节,正是民族精神的体现。10.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宋代一位理学家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话(  )A.否定了传统儒学B.创立了心学C.阐明了理学的纲常伦理D.说明了理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这段话强调理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作用。11.在学习了儒家思想之后,有位爱思考的学生问老师:“为什么儒家思想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命运会不同?”假如你是老师,应该告诉这位学生从哪一角度分析其原因(  )A.思想内容的变化B.社会环境的变化C.统治阶级观念

7、的变化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解析:选B。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这与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是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决定儒家思想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命运、特征不同的关键因素。1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解析:选A。《四库全书》编于清朝。李贽否认孔子的学说是“万世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