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短缺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报告:以广东省为例

民工短缺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报告:以广东省为例

ID:32845562

大小:14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6

民工短缺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报告:以广东省为例_第1页
民工短缺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报告:以广东省为例_第2页
民工短缺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报告:以广东省为例_第3页
民工短缺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报告:以广东省为例_第4页
民工短缺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报告:以广东省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工短缺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报告:以广东省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工短缺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以广东省为例谌新民,杨永贵作者简介:谌新民(1962-),男,江西高安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杨永贵(1980-),男,河北行唐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作为工业化进程起点,当其发展到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导致比较优势丧失的阶段,就可能是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拐点,2004年中国部分沿海地区开始出现的民工短缺现象对产业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探讨民工短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运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原理,通过对广东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和

2、劳动力供给情况的实证分析,从民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角度说明它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市场信号。[关键词]民工短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产业升级互动关系引言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工业化的逻辑起点,它承担着积累资本和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的历史使命,但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面临劳动力短缺、工资成本上升等问题,进而导致该产业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劳动力短缺及由此引发的工资成本上升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前奏,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我国台湾和香港等地区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充足的例证。2004年中国部分沿海地区开始出现“民工短缺”现象,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依然大量存在并且外出打工人数逐年

3、增加的条件下,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否标志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过渡的一个转折,说明中国已经转入刘易斯模型的第一个转折点之后的劳动力有限剩余阶段呢?它对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什么影响呢?因而民工短缺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也就具有迫切性。本文通过对民工短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探讨,运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互动关系的原理,对广东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供给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民工结构性短缺角度说明它可能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市场信号。一、产业结构缺陷是民工短缺的深层次原因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其内部各行业及

4、企业间的构成和相互制约的连接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则是指产业间比例关系的变动及产业自身素质的提高,并由此引起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主导产业经历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知识信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在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存在显著的二元结构的特征,农业部门边际生产率明显低于工业的条件下,政府和学术界一直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无限供给”13的劳动力。中国近27年的发展历程似乎也证明了廉价劳动力产生的“比较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引领了中国经济的起飞,成就了“世界工厂”的称谓。按照既有发展模型,凭借丰富的人力资源条件,发挥廉价劳动力带来的“比较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就能够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但2004年

5、开始的民工短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影响广泛的重大事件,据调查,仅珠三角地区就缺200万人,缺工比率约为10%。其中深圳现有民工420万,目前缺口40多万,东莞17%的企业用工短缺,福建泉州、莆田两市用工缺口也达10余万人,浙江温州等用工较多城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招工难问题数据转引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关于民工荒的调查报告。。企业缺工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从事“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需求量大、严重短缺的是18-25岁的年轻女工和有一定技能的熟练工。目前这一趋势仍在继续。关于民工短缺成因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有:(1)供需总量和结构失衡论。认为计划生育政策使乡村人

6、口存量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而经济持续发展对农民工的需求持续上升导致用工短缺。同时民工人力资本结构失衡导致了劳动力剩余与岗位空缺并存的局面(劳动部课题组,2004;李国丞,2004;张晓山,2004;孙立平,2004)。(2)信息阻塞和比较效益论。民工市场的区域化特征明显,信息沟通不畅或失真和国家一系列的利农政策作用导致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增加(蔡昉,2004;谌新民,2004)。(3)观念革新和劳动权益论。新一代民工务工选择行为已经从生存理性向经济理性过渡,“用脚投票”是农民工对于满足不了自己要求和权益侵犯的程度超过其承受界限的企业的必然抉择(廖根深,2005;常凯,2004)。(

7、4)制度缺陷和地区利益格局变化论。户籍制度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就业歧视和福利排他性等制度性障碍,造成了向城市流动的迁移成本增加。源发性地区制度缺陷——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与资方劳工权益博弈形成的潜规则,造成劳工权益普遍受到侵害。当长三角和内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对农民工的强大需求时,就业机会和地域的分散,必然造成局部地区的民工短缺问题。(谌新民,2004;蔡昉等,2004)。(5)发展模式缺陷论。目前通过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