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内功精华

少林内功精华

ID:32852154

大小:309.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2-16

少林内功精华_第1页
少林内功精华_第2页
少林内功精华_第3页
少林内功精华_第4页
少林内功精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少林内功精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少林内功精华易筋经洗髓经抄本摘要少林五拳之精义易筋经洗髓经手抄本少林五拳之精义23/23少林五拳乃龙、虎、豹、蛇、鹤,练人一身的精、骨、力、气、神,必须交修互练,始可至化境。否则,不足流法传世。此五拳内外皆修、秘传之精义如下:龙拳练神练时周身无须用力,暗听气注丹田,遍体活泼,两臂沉静,五心相印(即手心、足心、中心),如神龙游空,曲伸不测。虎拳练骨练习时须鼓实全身之气,臂坚腰实,腋力充沛,一气整贯,始终不懈,起落有势,怒目强项,有怒虎出林、两爪排山之势。豹拳练力豹之威不及虎,而力则较虎为巨,盖以豹喜跳跃,腰肾不若虎之弱也。练时必须短马起落,全身鼓力,

2、两拳紧握,五指如钩铜屈铁。故豹式多握拳,又名金豹拳。蛇拳练气气之吞吐抑扬,以沉静柔实为主,如蛇之气,节节灵通。其未着物时,若甚无力者,然一与物遇,则气之收敛胜于勇夫。有经验者,自能知也。练气柔身而出,臂活腰灵,骈两指而推按起落,若蛇之有两舌。且游荡曲折,有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止之意。所谓百炼之钢,成绕指之柔,即为此写照也。鹤拳练精23/23此拳以缓急适中为得宜。盖以鹤之精在足,鹤之神在静。学此法者,故练习时须凝神铸神,舒臂运气。所谓神闲志暇,心手相忘,独立华表,壁悬千仞。学者瞑心孤注,久练精熟时,自能于言外得之,非仓促所能领悟也。能于此五拳习之既

3、精,则身坚气壮,手灵足稳,眼锐胆实。倘与人搏,出其一指半足之功,便可压倒群流,如至乎神化境,则其效更有不可言者唉。在学者宜苦心孤诣求之,幸勿视为小道,而弃于半途,弃则与不学等同也。〈〈易筋经〉〉般刺密谛/译注者按:般刺密谛,为印度僧人。据“李卫公序”所载,当为隋朝至唐初(公元589——625年)活动于中国,并在峨眉山一度逗留。其人除翻译《易筋经》外,余事不详。总论佛祖大意,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二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碍无障,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其基矣。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其洗髓之说,谓

4、人之生感于情欲,一落有形之身,而脏腑肢骸悉为渣滓所染,必洗涤净尽,无一毫之瑕障,方可步超凡入圣之门,不由此则进道无基。所言洗髓者,欲清其内;易筋者,欲坚其外。如能内清静、外坚固,登圣域在反掌之间,何患无成?23/23且云易筋者,谓人身之筋骨由胎禀而受之,有筋驰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缩者、筋壮者、筋舒者、筋劲者、筋和者,种种不一,悉由胎禀。如筋驰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委,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若其人内无清虚而有障,外无坚固而有碍,岂许入道哉?故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坚其体,壮内以助其外。否则,道亦难期。其所言易

5、筋者,易之为言大矣哉。易者,乃阴阳之道也,易变化之易也。易之变化,虽存阴阳,而阴阳之变化,实存乎人。弄壶中之日月,搏掌中之阴阳。故二竖系之在人,无不可易。所以为虚、为实者易之,为刚、为柔者易之,为静、为动者易之。高下者易其升降,后先者易其缓急,顺逆者易其往来,危者易之安,乱者易之治,祸者易之福,亡者易之存,气数者可以易之挽回,天地者可以易之反覆,何莫非易之功也。至若人身之筋骨,岂不可以易之矣。23/23然筋,人身之筋络也。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

6、皆筋之挺然者也。岂可容其驰、挛、靡、弱矣。而病、瘦、痿、懈者,又宁许其入道乎!佛祖以挽回斡旋之法,俾筋挛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强,筋驰者易之以和,筋缩者易之以长,筋挛者易之以壮。即绵泥之身,可以立成铁石,何莫非易之功也。身之利也,圣之基也。此其一端也耳。故阴阳为人握也,而阴阳不得自为阴阳。人各成其人,而人勿为阴阳所罗。以血气之躯,而易为金石之体。内无障,外无碍,始可入得定去,出得定来。然此功夫,亦非细故也。而功有渐次,法有内外,气有运用,行有起止,至药物器制,节侯岁月,饮食起居,始终有征验。入斯门者,宜先办信心,次立虔心,奋勇竖往,精进如法,行持

7、而不懈,自无不立跻圣域矣。内壮论内与外对,壮与衰较,壮可久也;内与外较,内勿略也。内壮言坚,外壮言勇。坚而能勇是真勇也,勇而能坚是真坚也。坚坚勇勇,勇勇坚坚,乃成万劫不化之身,方是金刚之体矣。凡炼内壮,其则有三:一曰守中道。守中者,专于积气也。积气者,专于眼、耳、鼻、舌,意也,妙于用揉。二曰勿他想。人身之中,精神气血不能自主,悉听于意行则行,意止则止。手中之时,意随掌下,是为合式。若或驰意于各肢,其所凝积精气与神,随即走散于各肢,即成外壮,而非内壮矣。三曰待其充周。凡揉与守,所以积气。气既积矣,精神血脉悉皆附之,守之不驰,揉之且久,气惟中蕴而不旁溢

8、。气积而力自积,气充而力自周。易筋洗髓并行不悖说23/23见〈〈易筋〉〉中亦能洗髓,〈〈洗髓〉〉中亦能易筋,功分粗细,不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