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寇氏族谱

山西忻州寇氏族谱

ID:32855414

大小:325.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2-16

山西忻州寇氏族谱_第1页
山西忻州寇氏族谱_第2页
山西忻州寇氏族谱_第3页
山西忻州寇氏族谱_第4页
山西忻州寇氏族谱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忻州寇氏族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史资料族内流通忻州寇氏家族谱二零零二年(壬午)仲冬目录史序2前言2一忻州建置沿革3二寇氏溯源4三忻州寇氏祖系考、5四在忻寇氏族人分布考5五功名篇6六历代宗亲749/49史序从西周前姬氏到西周武王赐姓寇,吾氏由来约已有三千余年矣。其沿举演变,若山岚蔽目,亦若疑云困境,实使人难辨矣。然宋末元兴家族两支在忻定居,有族人口授言传,家谱记述确是定论矣。族谱编而复失,失而复编,几经周折,延续至今,记述了吾族辈分之高低,人丁之兴旺,亦反映了吾氏传统之家教与礼仪道德,实属他氏所不及矣。三千余年来,吾氏历经了中华文名之创建与弘扬,勤劳为本,善良为质,在

2、华夏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奋斗不已,功垂千古,名昭万世,吾氏与日同辉。宋末元兴,家族二始祖,百福公与时鲁公奉祖命定居豆罗、解原两地,若凤栖梧,龙腾云,虎踞山,传宗接代,行云播雨,迄今七百多年矣。七个世纪以来,吾族由少至多,由弱到强,由落后到进步,历经沧桑,生机焕发。古堡遗址证实了寇氏之文明,美好传说记述了寇氏之光荣,寇氏如强劲之野草,植根于忻州之土,牧水、云中之滨矣。追忆古往,吾氏有治国安邦之司寇先贤,亦有才能出众、才华横溢之一代名相双天官寇准,还有学海贤士,武林高手,德高士绅,能工巧匠……追思先圣,他们始终遵循道德、勤劳、奋

3、进、向上之贤训,为后辈建树了一座做人的无字丰碑,值得后来者敬仰与垂青。悠久史光耀前人,光辉业激励后人,此乃吾氏引以自豪与骄傲之大德也。然吾族因传统生活观,封建守业观之限,族人被束缚在几亩薄田上传宗接代,艰辛劳作,以致文化落后,目光短浅,睿智藏而难现,聪明匿而难展,文采晦而难光,族兴而无名,人众而才乏,此乃吾族之愧疚也。族人忆及此事,无不顿足长息也,追根究因,祖辈重体亲文,重近轻远,重收轻支,重男轻女,此则为才子乏,名人少之故也。逢族谱再版之际,编者陈辞奉告:施善积德乃自利利他昌荣后世之食粮,勤学乃强人之良策,勤劳乃强家之根本,勤奋乃腾飞

4、之基石,勤恳乃成功之道,非勤勉无以成学,非读书无以成才。后辈宜立志树勋,爱国爱民,承贤启优,发奋图强,览群书,兴文化,攻科技,续新章。矢志不渝振家风,自强不息铸自身。此乃强人、强家、强族、强国之根本也,亦乃做人之道也。团结就是力量,勤学就是成功,奋发就是强者,自强就能人杰。人人以我荣族荣,我耻族耻为铭,步先人之正道,创后世之伟绩,严于责己,善于教子,光宗耀祖,报国为民,此吾族之共期也。学文序前言滔滔大河始自其源,参天之树叶落归根,多少年来中华百姓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看未开,想往事,祖先不能忘,历史不能丢。49/4

5、9尊祖祭先,访祖寻根是每个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忻州寇氏家族也是中华百姓之一,遥想当年,我们的祖先为了国家昌盛,家业兴隆,子孙的生息,代代遵祖训育后人靠勤劳朴实,正直无私和超人的智慧,战胜了多少次接近毁灭人类的自然灾害和瘟疫痛苦,英勇机智地战胜了历朝历代的外来侵略和度过多少兵荒马乱大德艰苦岁月,凭着他们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求生精神,历经沧桑,逐渐繁衍形成这样一个庞大的寇氏家族。在漫长岁月的发展史中,仁人志士不胜枚举,勇士豪杰可歌可泣。但是记载吾寇氏文明史光和人伦世次的家谱和云谱在那史无前例的特殊岁月里残遭劫难,有的焚毁、有的撕碎。在

6、后几十年间正值物欲横流,拜金盛行的金钱社会,人们歌必唱潇洒,言必谈商战,一切金钱挂帅。人伦世次,祖德家风,逐渐疏远,导致族大人多,居住分散的寇氏传人,一氏相逢,无法称呼;本为一家,陌如路人;叔侄同名,孙犯祖讳。人伦世次一概不清,如此迹象有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决非社会文明进步之象,随着时代之遥,更会世次紊乱。所以整理家谱势在必行。为使族人对自己祖宗的人伦之纪有所了解,承前人之美德,启后人之激情。从今之后人伦世次有序不乱,接续祖德,促进团结,敦宗睦族,见贤思齐,长幼有序,一脉相通,今以十三世祖光荣公遗留光绪七年“豆罗寇氏家谱”(已残缺不全)

7、和福堂公保留清道光三年“解原寇氏云谱”为依据,结合十七世祖永林公晒图史,经多方实地走访查证,纠正其误点,补充其缺轶,重新整理,编排成书。但仍因我们水平有限,资料不足,人才难聚,使此书实难完善,诚请本族长老和有识之士给予纠正补充,以备再版完善。--智玮谨识一忻州建置沿革考古发掘表明,在新古器时期,境内已有人类活动。远古时期为少数名族活动的地方,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属太原郡,汉属太原郡阳曲县。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置新兴郡,同年置九原县,境内始有行政建置,新兴郡统九原、定襄、云中、广牧4县。西晋改为晋昌郡,寻复旧名。北魏永兴二年(41

8、0年)另置秀容郡,秀容县,秀容郡领秀容、肆卢二县,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肆州,辖新兴、雁门、秀容3郡,废九原县,永安中,该新兴郡为永安郡,仍属肆州。北周,将北魏所置的平寇县移至定襄县内。北周大象元年(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