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话与“煲冬瓜”

广东话与“煲冬瓜”

ID:32860116

大小:7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6

广东话与“煲冬瓜”_第1页
广东话与“煲冬瓜”_第2页
广东话与“煲冬瓜”_第3页
广东话与“煲冬瓜”_第4页
广东话与“煲冬瓜”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话与“煲冬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东话与“煲冬瓜”“煲冬瓜”是粤语“普通话”的谐音,多指不地道的“咸湿”普通话,而广式“煲冬瓜”一直是人们调侃的笑料;下面的小段子就是一例: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官话——人口普查员给一户居民家里打电话问:“你好,我是人口普查員,请問你家是几口人?”答:“我家是一口人。”问:“十一口人?”答:“不是十一口人,而是一口人。”问:“啊!二十一口?怎么又变二十一口人了?”答:“你听错了,其实一口人。”问:“七十一口人?怎么会那么多啊?”答:“就是一口人!”问:“九十一口人?天哪!!”……诚然,这个小段子的编者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但硬是把它套到“广东人说官话”的头上则完全是对粤语无知的无稽之谈

2、。粤语里没有卷舌音,广东人说普通话常会把卷舌音说成舌面音;粤语“是”和“十”的读音差别很大(“是”读作“xi”,“十”读作“seb”),而普通话里“是”和“十”的读音完全相同。换言之,北方人用普通话说“是一口人”和“而是一口人”同样会(不,是“更有可能会”)被误解为“十一口人”和“二十一口人”;同样,北方人用普通话说“其实一口人”和“就是一口人”更有可能会被误解为“七十一口人”和“九十一口人”!再者,现在50岁以下的广东人普通话都说得蛮好;在电视节目中经常看到,农村里的农民都能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笔者常在广州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一群身穿校服的少年,他们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叽叽喳喳地聊天;当

3、笔者正在纳闷“哪儿来的一帮北方学生?”时,他们却又全都说起了地道的广州话!不止一次,笔者看到年轻妈妈用广州话向小孩问话,而小孩却用普通话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学校都要用普通话教学,年轻一代长期在普通话的环境下成长,使粤语分布区的许多年轻人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却对许多粤语习语、俚语的意义、读音和用法不甚了解;这种情况使不少有识之士产生粤语危机感,近年来要求保护粤语文化的呼声一直很高。粤语是华夏语的正统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语也称“广东话”,俗称白话,英文为Cantonese,是汉语七大方言(注1)中最全面、最完整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发音和词义的语言,是中古时期的“普通话”;而现在的普通话却

4、是受北方游牧民族语言严重感染的“胡化汉话”,并非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华夏汉语的正宗。编个小段子侃一侃或说段小品乐一乐,此举无可非议;不幸的是,当编者或表演者洋洋得意地显摆自己的作品时,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在拿自己的祖宗开玩笑!有人以为粤语源自古代岭南“百越族”的方言;其实,粤语虽然吸收了百越族语言的一些元素,但它的本源是中原古汉语的“雅言”。雅言是以黄帝为首领的华夏部落联盟的共同语,到周朝时便发展成为中原各部族的共同语,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普通话。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方言,而官方交往、文人讲学、祭祀活动等场合都使用雅言。有人说“秦始皇上朝时说的是广东话”,此话绝非5/5戏言。秦始

5、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这是岭南地区最早建立的政权。接着,秦始皇将五万罪犯流放到岭南,并从中原地区征调大批未婚女子到岭南与留守岭南的将士成婚定居;后来又有几十万中原人从灵渠进入岭南,其中不少是原六国的贵族逃亡者以及赘婿、贾人。这些中原汉人来自不同地方,相互交际必须使用雅言;他们在岭南“与越杂处”,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的农耕技术传播到岭南,极大地促进了岭南农业的发展。同时,秦政权以及后来由赵佗建立的南越国都注意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利用中原先进的文化和伦理道德教化、诱导越人,利用行政手段推广汉字和汉语,教育越人“习汉字,学礼

6、仪”,从而使“蛮夷渐见礼化”,迅速推动岭南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西汉灭南越国后在岭南设“交趾刺史部”监察各郡,东汉撤“交趾刺史部”设“交州”,交趾刺史部和交州都是汉人政权,官方交际必须讲雅言。交趾刺史部和交州的治所设在广信(今广东封开县的封川地区及其相邻的广西梧州市部分地区),雅言就首先在这一带使用。广信当时是岭南的商贸重镇。汉武帝开通了从徐闻、合浦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以丝绸、瓷器等换回明珠、碧琉璃、奇石等海外奇珍;这些舶来珍宝先输入广信,再经贺江、潇水输往中原。中原传入的雅言通过商贸活动首先在这一地区传播。广信还是岭南早期的文化中心。东汉时期,一大批文人学者在这里设馆讲学。这些文人

7、在传播中原汉文化时所使用的,当然是雅言。当地的土著居民没有自己的文字,各部族的语言又千差万别,相互间很难沟通,他们在学习汉文化和汉字时也学习了雅言;因此,除了跟汉人交往时使用雅言之外,部落之间交往也自然而然地借助雅言。这样一来,雅言便成为了各土著部落的共同语言。在这一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古百越语言中一些元素也为汉族的语言所吸收,从而逐渐形成为汉语的一支方言——粤语。现代粤语仍保留雅言的语系粤语虽然吸收了古百越语言的一些元素,但与中原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