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玉米的缺素培养 毕业论文

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玉米的缺素培养 毕业论文

ID:328611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7-24

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玉米的缺素培养  毕业论文_第1页
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玉米的缺素培养  毕业论文_第2页
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玉米的缺素培养  毕业论文_第3页
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玉米的缺素培养  毕业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玉米的缺素培养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玉米的缺素培养摘要:N、P、K、Ca、Mg、Fe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环境中这些元素的多少必然使植物发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并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产生相应症状。如缺乏这些元素可产生特有的缺素病症;生长速率下降;根冠比改变;根的活力及物质合成、积累受影响等。但某些元素含量过高,又可能影响其它元素的吸收和体内的代谢。通过本组综合实验为矿质营养理论研究和无土栽培实践打下基础,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1】。本实验采用植物无土培养法,从种子(路单8号)开始,在其出现2叶1心时用不同的营养

2、液加以处理,培养出完全、缺N、缺P、缺K、缺Ca、缺Mg、缺Fe的不同幼苗。培养三周后取出并对玉米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六种缺素培养下的玉米幼苗,生长情况明显差于全素培养的玉米幼苗,且各缺素症状表现在不同部位。缺素培养下,植物生长速率下降,根冠比改变,对植物生长产生了很大影响关键词:玉米;缺素培养;叶绿素含量;根冠比;缺素症状1、材料材料为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实验室提供的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均正常。用吸水纸吸干玉米幼苗水分,然后称重记录,最后将八株生长发育正常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入八种

3、不同的营养液中栽培,它们分别是:完全营养液Ⅰ、完全培养液Ⅱ、缺N营养液、缺P营养液、缺K营养液、缺Ca营养液、缺Mg营养液、缺Fe营养液。操作完毕后将所有玉米幼苗放到条件适宜并相同的培养室进行培养。三周后,对所有玉米幼苗进行比较并描述生长症状,并测量它们的叶片数、地上部分重量、地下部分重量,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培养液的配制表(培养液单位ml)培养液Ca(NO3)2KNO3MgSO4KH2PO4K2SO4CaCl2NaH2PO4NaNO3Na2SO4EDTA-Fe微量元素缺N——0.50.50.

4、50.5———0.50.1缺P0.50.50.5—0.1————0.50.1缺K0.5—0.5———0.50.5—0.50.1缺Ca—0.50.50.5———0.5—0.50.1缺Mg0.50.5—0.5————0.50.50.1缺Fe0.50.50.50.5——————0.1完全0.50.50.50.5—————0.50.12、方法将全部小心从培养液中取出,清洁地下部分,并从根冠连接处切断,进行数据的测定。2.1根冠比的测定将幼苗在根冠连接处切断后,测量其地下部分重量,地上部分重量和叶片数,计

5、算其生长速率和根冠比数据如下表:3缺素情况原重(g)地下部分重量(g)地上部分重量(g)培养后总重(g)叶片数生长速率根冠比完全Ⅰ1.111.322.573.8950.1200.514完全Ⅱ1.131.322.573.8960.1310.510缺N1.081.232.473.7030.1160.498缺P1.041.403.925.3250.2040.387缺K1.241.223.384.6050.1600.360缺Ca1.121.082.843.9240.1200.380缺Mg1.112.00

6、4.266.2650.1380.469缺Fe0.901.923.915.8350.2110.500分析:完全(CK):叶多且色鲜绿、无斑、生长点完好、根系茂盛发达、茎秆粗壮、植株高达;缺N:生长缓慢瘦弱、叶色黄绿;植株矮小,下部分叶片枯死。缺P:叶脉和茎秆发红,茎杆细弱缺K:叶卷、老叶尖发黄枯死、无斑、生长点完好、根系茂盛;缺Ca:新叶枯死,发黄、叶边缘呈锯齿状、根短而少;缺Mg:老叶发黄失绿、叶尖端干枯、叶片上均有褐斑;缺Fe:新叶呈黄绿色、边缘干枯、根系不发达、生长点完好。结果表明:N对植物

7、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在缺氮培养下,植物生长情况(叶片数)低于全素培养下的玉米幼苗,可见缺氮下玉米生长速率受到了很大影响。N构成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可占蛋白质含量的16%到18%。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中都含有蛋白质,各种酶也都是以蛋白质为主体的。缺少N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十分巨大。2.2根系活力测定—甲烯蓝吸附法1)原理:已知浓度的甲烯蓝作为吸附物质,它的被吸附量可以根据甲烯蓝溶液浓度的变化用比色测定,再根据前3分钟吸附量求出根系的总吸收面积,后3分钟继续吸附甲烯蓝的量求出活跃吸收面积

8、,可作为根系活力的指标[1]。2)步骤:用纸将根系的水吸干,称重,记录≡=>>取3个烧杯编号,用酸式滴定管依次加入10倍根重的甲烯蓝溶液与3个烧杯中≡=>>依次将根系放于烧杯中,每杯浸根1.5分钟,取出时使根系上的甲烯蓝溶液回流到原烧杯中,每杯用1ml移液管一次吸取1ml于3支试管中,每管加入9ml蒸馏水稀释,盖塞摇匀≡=>>在分光光度计上,660nm,1cm比色杯中比色,读取A值,应用回归方程得到C值,代入公式计算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3其结果如下: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