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旅游文化》简介

《丽江旅游文化》简介

ID:32868432

大小:92.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2-16

《丽江旅游文化》简介_第1页
《丽江旅游文化》简介_第2页
《丽江旅游文化》简介_第3页
《丽江旅游文化》简介_第4页
《丽江旅游文化》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丽江旅游文化》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丽江旅游文化》简介【著作简介】《丽江旅游文化》一书,是为适应滇西北乃至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培养旅游人才的需要而编写的。内容具体包括:第一章“云南省情概览”,较全面地介绍了云南的历史沿革、地形地貌、气候物产及云南少数民族的源流和特点。第二章“丽江市情概览”,较全面地介绍了丽江壮丽的山川地貌、典型的立体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三章“丽江风景名胜”,分为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丽江古城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泸沽湖风景名胜区、永胜程海风景名胜区、华坪县的风景名胜等6节。第四章“丽江民族民俗”,共分9节,分别介绍纳西族、摩梭人、彝族、他留人、傈僳族、普米族、白族、藏族、汉族的生产

2、生活、服饰、民居、饮食、婚恋、丧葬、禁忌、传统节日和民间歌舞等。第五章“丽江特产风味”,既有传统的土特产品和风味饮食介绍,还有对新开发的名特优产品的介绍。第六章“丽江旅游文学”,精要介绍丽江旅游文学中的名胜楹联、风物诗歌、山水游记。全书34万多字,分为6章28节排列,文笔流畅精练,既可阅读,又可用于教学。【著作简评】该书由丽江师专旅游与经济管理系“现场模拟导游”课程组教师何守伦、朱桂香、潘宏义编撰,著名学者白庚胜先生作序,丽江市哲学社会科学及重点文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于2011年7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何守伦教授等作为旅游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致力于丽江旅游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宣传,

3、致力于地方旅游教材的建设。许多游客正是从他们的著作中来了解丽江的,丽江的导游也从他们的教材中来系统把握如何对丽江进行宣传和介绍。《丽江旅游文化》是何守伦等老师又一部宣传介绍云南丽江的新作。全书在云南旅游文化概览的基础上,对丽江旅游文化作了生动的描述,包括云南省情概览、丽江市情概览、风景名胜、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特产风味、旅游文学等内容,具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点新颖、文笔流畅、图文并茂的特点。本书作为具有较高学术性和可读性的著作,既是旅游从业人员的参考教材,又是中外旅游者的良朋益友。正如白庚胜先生所说:“《丽江旅游文化》除描绘“丽江文化”全像外,不仅为丽江旅游提供了最完整、真实、可信的指南,

4、而且还为“丽江学”的创建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丽江旅游文化》序言文化丽江形神明鉴——《丽江旅游文化》序白庚胜正当我继2007年在北京“丽江论坛”提出“丽江学”概念,并先后主持启动“纳西学丛书”与“丽江文化丛书”出版,以及参与、策划永胜边屯文化保护传承等工程之际,由丽江旅游研究所何守伦、朱桂香、潘宏义三位高校教师撰著的《丽江旅游文化》行将正式出版。此诚可谓与我所思所行殊途同归、异工同曲。这表明,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并不断扩大与深化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始自2003年的丽江撤地建市这一行政体制变化,丽江的文化建设正在全面走向自觉,丽江的文化创新初露端睨,一个从更高、更理性、更宏观、更综合的层面整合丽

5、江各区域、各民族、各时代、各类型、各系统文化资源构建“丽江学”的时代已经到来,且有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力量愈来愈聚合在一起,堪称处处春光、遍地英雄。固然,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化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研究,但丽江已经不能再仅仅满足于此,而且从“丽江学”的层面进行有关研究探讨只会反过来深化对各个民族与各个区域的认识水平及其广度、深度。“丽江学”当是“中国学”的一个分支,并从属于“滇云学”。它们之间的关系呈“中国学”——“滇云学”——“丽江学”三个层级叠加状,属典型的区域文化学范畴。在我看来,“丽江学”指有关丽江的全部知识系统及其学问体系。它的主体是丽江各族人民,它的本体凡自然、政治、经济、军

6、事、交通、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宗族、民族等学科无所不包。其中,“丽江文化学”是“丽江学”的内核与热点。“丽江学”的空间当然以现今古城、玉龙、永胜、宁蒗、华坪一区四县共20600平方公里范围为限的“狭义丽江”为主,但它还在历史的光照上必须处理好与“广义丽江”、“中义丽江”的关系。所谓的“广义丽江”,包括:元代所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与“丽江宣抚司”,明时所设“丽江府”、“澜沧卫”、“永宁府”、“北胜府”,以及清代所设“丽江府”、“永北府”所辖全部自然与行政区域,涉及川、藏、缅部分地区;所谓的“中义丽江”,在“狭义丽江”之外还包含有20世纪50年代才从丽江专区分出并归入大理州的鹤庆县、剑川县,

7、以及各自成立了民族自治州的迪庆与怒江在内。这三个维度的“丽江”空间,时分时合,时大时小,时盈时缩,呈现出多维度的重合。就在这一广袤的土地上,“丽江学”的时间性从5万年前走来,经历石器、铜器、铁器几个阶段,逐渐从蒙昧、野蛮向文明社会进化,不断创造采集、狩猎、畜牧、农耕文化,最终形成时序清晰、逻辑井然、富于节奏、兴衰跌宕的历史长河。“丽江学”的主体是丽江各族人民,其远祖出于“丽江人”,并先后有濮越、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