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作战使用

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作战使用

ID:32880267

大小:3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17

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作战使用_第1页
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作战使用_第2页
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作战使用_第3页
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作战使用_第4页
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作战使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作战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作战使用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作战使用1前言从50年代末美国开始研究“乌鸦座"反辐射导弹开始,至今反辐射武器技术的发展已有30多年历史。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代反辐射导弹以国外60年代装备部队的反辐射导弹,如美国的"百舌鸟"AGM45A/B和"标准"AGM78,法国的“玛特尔”和前苏联的“鲑鱼”AS-5为代表。其特点是:导引头只能对准一个较窄的频段,射程较短,速度低,因而性能较差,无法对抗雷达关机,命中率较低。第二代反辐射导弹以70年代装备部队的反辐射导弹,如美国"百舌鸟"和"标准"反辐射导弹的改进型以及前苏联的“王鱼”AS

2、-6为代表。与第一代反辐射导弹相比,其战术性能有所提高,射程远、速度高、威力大、频带宽,并具有记忆能力,但体积与重量都比较大。第三代反辐射导弹于80年代装备部队。这一代反辐射导弹有美国的“哈姆”AGM-88A/B/C、英国的“阿拉姆”、法国的“阿玛特”和前苏联的“海峡”AS-9、“凯尔勒”AS-11等。其中以美国的“哈姆”反辐射导弹为代表型号。其主要特点是:导引头频带宽、灵敏度高,采用复合制导、射程远、速度快、战术使用灵活。新研制的反辐射导弹,如美国研制的“默虹”AGM-136、北约的“斯拉姆”、俄罗斯的AS-17以及以色列的“星”–1和德国的ARAMIS反辐射武器系统等,采用

3、毫米波技术、其覆盖频段将大为扩展,具有远距离发射,自主搜索和锁定目标及巡逻能力,而且可截获多种体制的雷达信号。2反辐射武器的工作原理反辐射武器的工作可分为电子侦察、武器发射、自动跟踪和武器引爆四个阶段。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电子侦察和自动跟踪原理部分。2.1无源定位系统的分析电子侦察中的无源定位系统是对目标雷达信号参数的获取。通过预先编程和机载侦察系统引导来完成。预先编程是在载机起飞前,借助于便携式程序装置(数据库)将优先的目标类型和优先的攻击方式存入导弹存储器中,必要时也可以在飞行中改变。载机上必须备有高精度机载探测系统。它可以精测目标雷达的方位角、载频、脉宽、重频等参数。并可以

4、判断威胁等级,选定要攻击的目标。通过导弹控制板调定导引头所要截获跟踪的目标。利用远程预警机的侦察系统,在远离敌方防空导弹阵地的空中,侦察目标的位置和性能参数,判别威胁程度,并把数据传送给反辐射导弹的载机,由载机上的接收系统调定反辐射导弹的导引头所截获跟踪的目标雷达,并引导导弹发射。导弹可按预编写程序或搜索识别随机工作方式自动探测、判别、评定、选择攻击目标。以美国的“哈姆”反辐射导弹武器系统为例。“哈姆”导弹的无源定位系统是装配在“狂风”ECR(电子战及侦察)型飞机上的。机上设置的电子支援设施可实施侦察,无源定位系统实施对目标的精确方位,还能识别和显示敌人的雷达辐射源。所设置的红

5、外成像系统可用于全天候(包括夜间)的侦察,其操作数据口还能将截获的实时侦察数据送给随机的飞机或地面控制中心;前视红外雷达能够使飞机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和夜间实施低空隐蔽飞行;先进的显示设备和大容量的计算机可允许操纵人员有相对比较充裕的时间作出战术决定。机上的辐射源无源定位系统可显示操作的全部信息。在操作过程中,目标一经确定,系统自动将目标参数送至“哈姆”导弹,并同时将参数自动存储,还将此参数通告随行的飞机。ECR机中的数据链可以在UHF/VHF和HFs三种频段范围内工作,不断地将近似实时侦察信息送至随行飞机和地面指挥中心。数据接口能将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相互转换;机上的前视红外雷达

6、能在夜间和气候恶劣的条件下提供导航信息、侦察和威胁信息,从而提高了武器的隐蔽性和突防攻击能力。它的红外成像系统能够对某一区域或某一点位置进行侦察,并能将侦察过程中所记录的图像以近似实时的速度显示在操作屏幕上。操作人员对图像完成评估后,其结果可通过数据链向地面指挥中心和随行飞机提供侦察报告,图像的记录媒体是采用高分辨率的干式银盐胶片,它在摄取目标后数秒中内即可将图像非常清晰地显示出来。辐射源无源定位系统是一高截获率系统,可对敌辐射源进行探测、识别和定位。该系统为多信频程,覆盖RF频域,并设有干涉仪天线阵,装有信道化接收机和1750A多数字处理机,因而可实现精确测向和无源测距,并能

7、实现多倍频程工作。该系统几乎覆盖了全部的地空和空空导弹威胁频率,它通过MIL/STD-1553B数据总线将系统截获的数据送至操作员观测的战术显示屏上。该系统不仅能够监视电磁频率的动态,还可以对被截获的信息进行识别、分选和定位,以配合反辐射武器的军事行动。因而机载无源定位系统在对敌人辐射源的信号处理中,能够实现搜索、截获和定位,并同时实现信息的记录和对参量分析的功能。该系统中的分析接收机采用了信道化器件,信道化接收机不仅具有超外差接收机的灵敏度和频率范围,而且还具备能实现瞬时测频的截获频率。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