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两岸经济块区--蒋硕杰理论

布局两岸经济块区--蒋硕杰理论

ID:32885998

大小:48.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7

布局两岸经济块区--蒋硕杰理论_第1页
布局两岸经济块区--蒋硕杰理论_第2页
布局两岸经济块区--蒋硕杰理论_第3页
资源描述:

《布局两岸经济块区--蒋硕杰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布局兩岸經濟塊區--蔣碩傑理論印證王作榮觀點【聯合報╱黃春興/清華大學科管院學士班主任(新竹市)】前監察院長王作榮在四日「共同市場…是趨勢擋不住」一文中,不僅認為「台灣經濟如不與大陸經濟結合,將是死路一條」,更明確地提出「台灣應在十年廿年之內,與大陸東南沿岸特別是閩南地區,形成一個經濟塊區,則台灣經濟發展將無限光明。」王前院長以國之碩老的身分,不畏讒言,明確指出台灣經濟發展未來應有的布局,誠令人敬佩。約卅年前,王蔣二位前輩為了台灣經濟的未來,曾展開是否擴大經濟自由化的大論戰。兩人觀點南轅北轍,卻各有堅實理論,不似今

2、日滿嘴口沫的意識爭論。我師承蔣碩傑先生,對其理論尚懂一二。當我持蔣先生的理論來展望今日台灣經濟發展的未來布局時,竟和王前院長不謀而合。興奮之餘,不思淺陋,擅自替王前院長把他的三言兩語說清楚。當今,知識經濟和全球化已成趨勢,各國無不重新布局。譬如南韓李明博總統就企圖將北韓併入南韓的經濟版圖,期能建立一個總人口數超過七千萬的經濟塊區。南韓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已令競爭對手備感威脅,為何還要繼續擴大經濟版圖?因為當今的經濟分工和專業化需要廣大的在地市場和生產聚落的支撐。雖然零重量產業可以進行全球布局,但即使像台積電或鴻海等高科

3、技廠商,也都還是仰賴著實物的生產。我想,王前院長心中的經濟布局應該是這樣的:以台灣為中心結合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北起浙江溫州經福州、廈門而南至廣東汕頭。連同台灣,這整個經濟塊區的人口總數約為一點二億人,約為一個日本,或是兩個南北韓的總數。塊區內城市之間的距離不算太遠,從台北到溫州的距離約等於長三角經濟區的上海到南京,而高雄到汕頭的距離也不過是環渤海經濟區的天津到大連。至於經濟發展程度,這塊區的大陸部分是中國較早的開發特區,因此和台灣的發展差距也相對於其他地區小些。雖然仍有學者不那麼贊同以塊區策略發展經濟,但皆認同其有

4、利於規模遞增現象的出現,而這現象乃是經濟持續成長的原因。台灣過去經濟發展成果,就是來自塊區優勢展現的遞增現象,只不過在經濟起飛那段時期稱為「加工出口區」,而在新竹科學園區時期稱為「產業群聚」。由於知識經濟的外溢效果已不再侷限於產業內,而創新的商品與產業也需先仰賴內需市場的支持,因此過去的加工區或產業群聚的角色就逐漸為「經濟塊區」所取代。以當前的理論來說,一個有潛力的經濟塊區至少需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第一、擁有在生產上能相互支援以及基本工業生產能力的城市群;第二、城市群中存在一個在消費能力、金融建設、文化與教育程度、

5、技術水準等各方面都有相當程度領先的帶頭城市;第三、有助於消費文化和生產技術擴散的共同語言與相近的生活習慣;第四、城市之間有往來便利的運輸交通。很明顯地,王前院長的經濟發展遠景,是以台北為帶頭城市來帶領整個經濟塊區的發展,而往來各城市間的海運交通則是高雄的未來責任。與美國類似,幅員廣大的中國也自然會發展出許多個經濟塊區,彼此間呈現各自獨立又競爭的現象。因此,毫無邊際地爭辯定義過於廣泛的共同市場,遠不如確實地布局一個人口接近一點二億的兩岸經濟塊區。當然,這是布局—也就是目前存在一些困難有待我們去克服的未來遠景。【200

6、8/03/07聯合報】@http://udn.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