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和策略的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和策略的研究

ID:3288891

大小:75.0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20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和策略的研究_第1页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和策略的研究_第2页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和策略的研究_第3页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和策略的研究_第4页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和策略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和策略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和策略的研究江山市解放路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一)作业评价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起着巩固课堂知识,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据此总结本课得失,制订对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作用。而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创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作业评价体系,也能让学生在作业评价中得到快乐,享受快乐,使他们的情感态度需要得到充分

2、满足。(二)作业评价存在的问题1、在传统作业批改中,客观性、公正性有余,人文性严重不足。作业的批改只是在作业本上划勾、划叉,然后给个干巴巴的分数,有些老师给学生的作业打等级但事实上也是“换汤不换药”。在平时,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拿着红笔,一脸怒气,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划着红红的叉,有时气的难过,把那个不争气的学生叫来,劈头盖脸地训斥着。可见,教师没有把作业批改当作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思想交流的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会荡然无存,作业也成了学生的一种包袱、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去

3、投入的活动,大大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而且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做作业和批改作业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形式,是一种人文活动。有效的作业评价,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作业本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一个平台。2、传统作业批改,仅仅从知识学习的结果来评价学生的作业。11教师往往根据学生书面作业的正误或对错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技能水平,忽视学生的创新精神。知

4、识显现是作业的主要内容,但完成作业的过程,学生的观念想法、价值判断以及种种情绪都蕴藏其中,一本看似单一的作业本其实蕴涵着一个学生个性特征,反映着学生的心理世界。对于教师来说,它提供了稍纵即逝的教育良机。批改作业并不仅是给学生的作业写个分数就完事,而应及时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介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指点迷津,分享他的成功快乐,“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这样的评价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3、传统作业批改,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求不同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完全相同,只

5、要其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进步就应当受到表扬,以实现其更大的提高。因此在作业批改过程中,要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数学,尤其对于个别数学素质不佳的学生,或是身心有缺陷的特殊生,应多采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两者结合的评价形式,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对数学怀有强烈的渴望,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并非主动参与。所以,在批改作业过程中,不要忽视他们在数学表现中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或任何一次参与行为,寻找一切机会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4、传统作业批改,评价方式单一,是一种单向的交流,没有互动的过程

6、。无论学习内容有多么新,学习方法有多么先进,如果在评价上采取老一套,新内容和新方式的价值就根本体现不了。对学生作业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改变作业的评价方式十分重要。5、传统作业批改,不考虑作业形式,无论什么类型的作业都采取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新课程标准下,作业内容的开放性、学生作业选择的自主性、操作的动态性和答案的探究性,作业的评价也应有相应的标准和不同的方式,更要体现个性和人文性。在布置一些有针对性作业的同时,采取与其作业形式相适应的评价方式,评价才能做到个性化,教育才能个性化。在评价形式上主张突破以往

7、以教师单一的、封闭的、单方面的评价,采取师生、家长互动的方式,以激励为重点,善待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个性的独特性”,要尽最大可能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同时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作业评价上,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个性差异性以及不同的作业形式,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真正做到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当然,我们在研究这一课题时,要在适当的作业量(学生可以接受的作业量)的前提下进行研究。跑开了这一前提,作业的评价也会变的苍白无力。(三)目前我校数学作业评价的现状11我校数学教师

8、一般都承担两个班的教学,而且班级人数众多,工作量大,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于基本的教学任务,用于研究的时间少,而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大多数数学教师都处在摸索阶段,经验不足,再加上评价方式简单化、评价标准绝对化、评价主体单一化,没有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往往导致一部分学生讨厌数学,怕数学,随着年级的增高,两极分化严重。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优秀率56.4%57.3%54.5%54.5%53.7%54.1%合格率99.6%99.2%95.2%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