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上海二模中考语文

杨浦区上海二模中考语文

ID:32891866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7

杨浦区上海二模中考语文_第1页
杨浦区上海二模中考语文_第2页
杨浦区上海二模中考语文_第3页
杨浦区上海二模中考语文_第4页
杨浦区上海二模中考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浦区上海二模中考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杨浦区(崇明县)申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7;词中加点的“阑珊”一词意思是(2分)·8.下面对有关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东风夜放花千树"巧妙设喻,展现元宵之夜彩灯争奇斗艳的热闹画面。B“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借"玉壶、鱼龙"形的彩灯旋转飞舞;呈现元宵欢乐场景。C·"众里寻她千百度"极写寻觅之苦,也含蓄表达了词人对自己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D·词人借"那人"的形象,曲折抒

2、发自己自甘淡泊、安于寂寞的高洁情怀。(三)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9、选文出自《》,作者是朝著名古文家(3分)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D分)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描写了太阳将出时的景色,为喷薄欲出的太阳蓄势;B”正赤如丹……动摇承之。"通过描摹色彩,'

3、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C”皆若楼"运用比喻:写出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峻,形象而生动。"D,选文依次描写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不同景色,展示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动人景象。四、唐太宗怒斥敬德 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道,上大怒,出为潭州。蓄怒未泄,谓尉迟敬德曰:“唐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言有怨言指斥。”敬德唯唯。明日对仗,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频问,确定不移。上怒,碎玉珽与地。奋衣入。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利益者各有三:唐俭免枉死,朕免枉杀,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

4、直之誉,三益也。”赏敬德一千段,群臣皆称万岁。6/6尉(Yù)迟敬德,唐初大将。唯唯:谦卑地答应玉诞tíng天子所持的玉板段:通缎12·解释加点字。(4分)(1)臣实不闻实()(2)三益也益()13.下列对画线句"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道。上大怒,出为潭州。"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和太宗争执辩论,发怒犯上,(后来)出走潭州。B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他争着把棋布于有利位置。唐太宗大怒,把他贬为潭州刺史。C·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他争着把棋布于有利位置,太宗一怒之下,出走潭洲。D·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和

5、太宗争执辩论,发怒犯上,(唐太宗)出走潭州。1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上怒"的原因。(2分)15、文中的尉迟敬德是个、、-的人。(3分)二、现代文阅读(48分)(-)阅读下文,完成16一20题(23分)中国龙①中国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8000年。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②龙的形成历来众说纷纭。古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依赖于雨水,雨水适度,牧草丰茂,谷物有成;雨水乏缺,叶草干枯,百谷旱绝;雨水过量,人畜受淹,农田泡汤。古人猜想一定有一个“神物”掌管着一切,它能兴云降雨、翻江倒海,

6、在土壤干涸急需***滋润时能够降下喜雨。于是一个集飞禽、走兽、水族及自然天象之精华于一身的虚拟组合——龙形成了。③龙这一虚拟出的神灵形象,其组合物象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是骆驼头、鹿角、虎眼、马齿、牛耳、蛇身、鲤鱼鳞、鹰爪、泥鳅尾。龙身如蛇,:龙鳞如鱼鳞,;龙爪如鹰爪,;龙角如鹿角,6/6。集如此多的优势于一身的组合自然是万物之灵,它的身上自然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人们将自己对身外世界的畏惧、疑惑、想像、依赖、崇拜等,都贯穿、体现到龙的组合中了。龙成为灵异、祥瑞之物。古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及

7、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龙是鳞虫之长,在百虫蠢动、疫病益发之时,龙出则百虫伏藏。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其间体现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审美感受和艺术情趣。     ④随时代的更替,龙的造型在不断变化。从我们能看到的汉代瓦当上的行龙、隋代赵州桥石栏板上的双龙、唐代铜镜背面的云龙、元代高足杯上的云龙、明代金冠上的升龙、清代皇帝玉玺上的蟠龙,当代吉庆嘉瑞的祥龙,不同时代龙的造型显示出不同的风采:汉代雄健豪放,隋唐健壮圆润,元代成熟稳健,明清繁复华丽,而当代的祥龙,总是扬头挺胸、瞠目振鳞、意气

8、风发、精神抖擞、威武奋发。   ⑤除了能兴云降雨,使百虫伏藏,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封建社会皇帝头戴双龙戏珠金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