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旅游情况的整体介绍

武冈旅游情况的整体介绍

ID:32896231

大小:54.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2-17

武冈旅游情况的整体介绍_第1页
武冈旅游情况的整体介绍_第2页
武冈旅游情况的整体介绍_第3页
武冈旅游情况的整体介绍_第4页
武冈旅游情况的整体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冈旅游情况的整体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冈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武冈地处湘桂黔交界之地,素有“三省通衢”、“黔巫要地”美称,历为湘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1549平方公里,人口80余万。武冈历史悠久,自西汉文景之际置县始,封侯立郡、设府置州,至今已逾2200余年。武冈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湘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一大景区,也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后发地区。2011年我市共接待游客52.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8亿元,仅相当于全市GDP的3.3%。一、旅游业发展现状1、旅游资源现状武冈市是一个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并重的旅游地。境内风景秀丽、林幽云幻、河谷纵横

2、、名胜古迹众多。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分类体系,武冈市旅游资源涵盖了8个主类,23个亚类,49处基本类型,共计168处旅游景点。我市自然旅游资源有溶洞、河流水库、瀑布、溪泉、山峦、象形地貌、峡谷、绝壁、天象、珍稀动植物、原始次生林等。人文旅游资源有古今建筑(寺庙、古桥、古街、古塔、古城墙、旧址、古民居等)、古遗址、古墓葬、古石刻、古井、神话传说、民俗风情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23/23我市现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4个点(武冈城墙,黄埔军校二分校旧址中山堂、法相岩、李明灏将军别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3、(木瓜桥、凌云塔、双峰禅院、武穆宫、浪石古民居、文庙大成殿),邵阳市和武冈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6处,各类文物保护点200余处,是邵阳市九县三区现存文物数量最多的县(市);此外,尚存远古时代化石、石器时代工具、历代青铜、陶瓷、玉器等各类馆藏文物1639件,占邵阳市一半以上。其中,国家二级文物24件,三级文物124件,是邵阳市九县三区馆藏文物、珍贵文物数量最多、规格最高的县(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湘西南名山,是雪峰余脉,东西走向,毗连武冈、新宁、城步三县疆界,绵延200公里。云山共有七十一峰,最高峰紫霄峰海拔高1372.5米。1992年由国家林业部

4、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1994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评定为国家AAA景区。云山被称为“楚南胜地”,自然风光奇丽,最具特色的是山奇、水秀、林幽、云幻。云山的取名就是因为云多云幻。宋高宗曾有云山“七十一峰,烟云变化”的御笔题词。武冈城墙位于武冈市旧城区内。始建于宋,明洪武四年(1371)江阴侯吴良主修内城,长774丈,高二丈,顶阔八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岷康王朱誉荣建小王城,长270丈。明隆庆元年(1567)宝庆府同知段有学、武冈知州蒋时谟增筑外城,长736丈,高一丈,顶阔八尺,垛头高八尺。其后屡经修葺。三城北高南低,似巨环相

5、连,总长1780丈,计5874米23/23。城垣均为方条形青石砌筑,上竖战楼760间,建城楼13座,大小炮台54座,享有“武冈城墙盖天下”之誉。“文革”时期,城墙大部分被拆毁。现残存城门四座(济川门、清渠门、迎恩门、庆成门)、西水门一座及城垣四段,长1450米。文庙在古城的穿城河畔,系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门口有一颗千年古树—银杏,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它是西晋时陶侃手植的,陶侃在武冈当县令时,在这里选址修学宫,初创了武冈教育事业。大成殿是始建于宋崇宁五年(1106),文天祥曾赞“都梁称伟观”,元、明、清历代多次修葺,现殿为清道光十五

6、年(1835)重建。这里还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1925年毛泽东同志长沙一师的同窗邓中宇、欧阳栋创办的中共地下党“思思特别支部”就设在这里,并办了思思学校,开展革命活动。王城公园和步行街相连,位于武冈古城的原小王城旧址。因历史的变迁,小王城已不复存在。2004年2月,武冈通过招商引资在旧址上改建了王城公园、步行街。其中王城公园占地2.1万平方米,修复了古城墙,恢复了古楼阁亭台,立了石刻,种植了大量花草树木,建了大面积的绿地和游憩设施。法相岩23/23座落在市区东郊。1959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国家旅游局收入《中国旅游信息库》

7、,1994年被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法相岩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洞奇石异。太保、花乳、芙蓉、朝阳、迎阳、栖真、隐仙、上屏八个溶洞互相连通,洞壑幽深,美不胜收。更为珍贵的是法相岩的摩崖石刻,一共有七十多方,大多是清代以前的,明代的最多,诗、文、字各具特色,真正是文化宝库。中山堂民国27年(1938年),日军进逼武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被迫迁来武冈,改名为第二分校——又名武冈分校。1943年7月,为纪念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修建了中山堂,它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古朴宁静,庄严凝重,是砖木结构单檐庑殿顶建筑,由正厅、左右厢房、花园等组成,占地

8、1300余平方米。是湖南省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建筑物,2004年被评为湖南百景之一。这里是第二分校的旧址,当年除建了中山堂,还建了中正楼、应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