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客家民系的

试论客家民系的

ID:32898238

大小:48.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7

试论客家民系的_第1页
试论客家民系的_第2页
试论客家民系的_第3页
试论客家民系的_第4页
试论客家民系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客家民系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客家民系的散沙心理赖加宏一、前言客家民系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南迁,继承了华夏中原的优良传统,也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雄风。客家人才辈出,在汉族以至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少人还认为客家人与犹太人可以相提并论。客家民系具有一种坚强的生存和发展精神,在逆境中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这是客家先民视不测的灾难和厄运为考验的独特民族心理。103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这正面宣扬的人不少,论著也不少,她的反面则少讲,不愿意讲,甚至索性回避。但是家丑不外扬不等于就没有家丑了,事实上客家人群如同一盘散沙。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在当代人口众多,分布广阔的客家人中散沙现象表现得特别明

2、显。二、散沙心理形成的历史根源这种心理是客家人灵魂深处的精神意识及世界观的体现。局限性、愚昧性和自闭性心理是这种劣根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在这,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此种心理的形成。(一)局限性心理客家先民被迫从中原南迁,历尽艰难险阻后定居下来,定居的地方绝大多数为山区,长期生活在深山沟必然视野不宽,心胸狭窄。且被迫南迁的不少是名门望族、仕宦之家,受祖先教诲和世俗偏见的影响较严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造就了一大批“老子天下第一”,不求人,不齿求人的“文人”习气。如此的心胸,如此的过分崇文心理,势必形成“把坑鸟”——占坑为王(小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现象,人与

3、人之间作茧自缚,没有和谐的气氛,这种只有局限性心理的人群怎可以做到紧密团结?(二)愚昧性心理103先民从中原南迁后在山沟里定居,逐步形成了求安稳,凡事求保险,各自为政的心理。再者长住山区,也形成了嫉妒心态,“红眼病”就必然普通存在,谁也不可超过谁,甚至千方百计“枪打出头鸟”。另外,客家人深知南迁的艰苦和险恶,对前途的不确定性经常感到茫然,受迷信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和毒害更深。这种愚昧无知的文化心理,束缚着客家人的思想,阻滞着客家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这是散沙心理形成的另一方面的历史原因。由此,我们理解这一现象:一个客家老妇女平时省吃俭用,宁愿将儿子打工寄给她的几十元零

4、用钱,全用于拜神,而不肯借给隔壁邻居小孩看病救急!(三)自闭性心理客家先民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至赣、闽、粤结合部的山区,这里人烟稀少,山高皇帝远,自然灾害、战争困扰也少,对“难民”来说这是到了天堂了,找到了安乐窝的客家人就感到心满意足了,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因循守旧,不求上进。三、现代“出门”人的散沙心理记得小时候,每当听到村里有人家生小孩,就可以听到众人说好话,千篇一律都说:“啊,这小孩将来一定可以读好书出远门”。不是恭贺小孩将来会“升官发财”或“成为国家栋梁”之类。103过去,通过读书达到出远门是山区里客家人的一种理想。应该说这是一种开拓意识。客家

5、人在迁徙——定居——再迁徙——再定居的历程中,积淀了积极的人个价值观念:正如客家谚语所说:“唔怕路长,就怕志短”,于是客家人勇敢地飘洋过海闯世界,不为“八山一水一田”捆住手脚,走出山门,走向世界。(一)、先天的不足注定了后天的心理畸型。现代客家“出门人”,照样遇到险恶和竞争,个体力量想要独立支持是很困难的。这样就要求客家人力求团结、合群奋斗,要求客家人进而融入所定居的世界中去。事实上不少客家人正是这样做了:李光耀如此,孙中山如此,叶剑英如此,他们是客家英豪在融入世界获得巨大成功的范例。但是,现在不少的客家“出门人”不只自闭,甚至“老乡见老乡背后一枪”。出门了,不用

6、合聚共同抵抗外敌的侵扰了,没必要住围屋了;出门了,我是人上人了,凤凰飞出山沟了,看不惯他人了,看不起老乡了。这些正是祖辈遗传的先天因素作用的结果,当然先民的“局限性、愚昧性及自闭性”心理,在当今社会行动中的再出现和放大就不足为奇了。(二)、后天的不足加剧了不健康心理的病态。103今天,当然有人没有忘记根源,没有忘记乡亲,积极广泛地融入定居世界的大家庭中,并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不少人不要说融入了客地,就连他是客家人也不记得了,为什么?大海容纳百川,是由于百川自身的流入,没有百川的流动就谈不上被容纳,这是社会的一种“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如果从山沟里出来,

7、“大文人”自傲,加上容不得别人的祖传的“红眼病”作怪,自然愚昧自闭就酿成了一盘散沙。四、融入是最大的团结客家先辈坚持以己为主,采取吸取、容纳畲瑶的明智做法,使畲瑶土著能够乐意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最终使畲瑶土著融入客家民系。这就避免了很多因争田、争水等引发的矛盾,这也是客家融入进而吸纳土著的根本原因。这是客家先民的大团结。我们应该向先辈学习。我们在这里大张旗鼓地倡导团结,就是要站在第一排地高举团结的旗帜!这正是我研究、探索为何客家人象一盘散沙的动力。但是,必须表明一点,团结是为了更好地融入,融入必须以积极求同存异的健康心态为基础。这里指的团结不是鼓吹小范围、小集团的拉

8、邦结派,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