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薯蚁象的控制作用

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薯蚁象的控制作用

ID:32898987

大小:904.20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2-17

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薯蚁象的控制作用_第1页
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薯蚁象的控制作用_第2页
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薯蚁象的控制作用_第3页
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薯蚁象的控制作用_第4页
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薯蚁象的控制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薯蚁象的控制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密级:学校代码:10075分类号:学号:20091359农学硕士学位论文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薯蚁象的控制作用学位申请人:于海滨指导教师:陈书龙研究员学位类别:农学硕士学科专业: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授予单位:河北大学答辩日期:二○一二年五月ClassifiedIndex:CODE:10075U.D.C:NO:20091359ADissertationfortheDegreeofM.AgronomyEffectofEntomopathogenicNematodesAgainstSweetpotatoWeevilCylasformicaruis(Fabriciu

2、s)Candidate:YuHai-binSupervisor:Prof.ChenShu-longAcademicDegreeAppliedfor:MasterofAgronomySpecialty:AgriculturalEntomology&PestControlUniversity:HebeiUniversityDateofOralExamination:May,2012摘要摘要甘薯蚁象Cylasformicaruis是我国南方甘薯产区的重要害虫,不仅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而且严重影响甘薯的品质。化学杀虫剂一直是防治甘薯蚁象的主要方法,虽然对控制

3、蚁象的猖獗危害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长期使用,不仅会使蚁象产生抗药性,还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对人畜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迫在眉睫。昆虫病原线虫是一种具有重大潜力的生防因子,它能有效地防治隐蔽害虫和地下害虫,该线虫不仅寄主范围广、易繁殖,并且对环境安全、无污染,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有害生物的防治。但关于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甘薯蚁象的研究报道较少。为高效、合理的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甘薯蚁象,本研究对不同昆虫病原线虫种类及种群进行了筛选,并对具有最高侵染能力的昆虫病原线虫种群的最佳侵染条件进行了测试,同时筛选了防治甘薯蚁象成虫效果较

4、好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菌株及能提高线虫侵染能力的常用杀虫剂品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室内离体条件下比较了8种斯氏线虫(Steinernemafeltiae,S.carpocapsae,S.ceratophorum,S.litorale,S.monticulum,S.hebeiense,Steinernemasp1,Steinernemasp2)和3种异小杆线虫(Heterorhaditismegidis,H.bacteriophora,H.indica)对甘薯蚁象末龄幼虫的侵染能力,确定蛾斯氏线虫S.feltiae对蚁象

5、的毒性最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定了11个不同地理来源的夜蛾斯氏线虫种群对甘薯蚁象的侵染力,其中S.feltiaeJY-17对甘薯蚁象末龄幼虫的侵染力最高,其致死率为96.67%,线虫侵入率为46.67%。2、比较了不同条件下S.feltiaeJY-17对甘薯蚁象的侵染力,其结果为:在25℃条件下甘薯蚁象不同发育阶段对S.feltiaeJY-17的敏感性顺序为:末龄幼虫>低龄幼虫>蛹>预蛹期>成虫;不同测试温度条件下S.feltiaeJY-17侵染力由高到低为:225℃>20℃>30℃>15℃>10℃>35℃;当蚁象密度为6.36头/cm时,线虫对低龄

6、幼虫LD90=10.26IJs/头、末龄幼虫LD90=18.10IJs/头、蛹LD50=90.49IJs/头,蚁象成虫对线虫的侵染不敏感,所用线虫剂量下成虫死亡率均未达到50%;当线虫与蚁象末龄幼虫比例为5:1时,LT50=49h;3、室内采用浸渍法比较了2个绿僵菌菌株和6个白僵菌菌株对甘薯蚁象成虫的致7病力,在浓度为10孢子/ml时毒力较强的白僵菌菌株为HFW-05和TM-01,在此基础I摘要上比较了两个菌株不同浓度下对甘薯蚁象成虫的致病力,其中HFW-05对蚁象成虫的致7病力最强,其LC90=6.903×10孢子/ml。4、在室内测定了8种常用杀

7、虫剂:甲维盐、灭多威、毒死蜱、辛硫磷、吡虫啉、烯啶虫胺、氟铃脲、高效氯氰菊酯对S.feltiaeJY-17的毒杀作用以及对其侵染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浓度的吡虫啉或烯啶虫胺处理的线虫侵染能力上升:经1/50RC(therecommendedconcentration)吡虫啉处理后,线虫对蚁象的致死率为76.67%,线虫侵入率为21.33%;经1/2RC和1/10RC烯啶虫胺处理后,线虫对蚁象的致死率分别为73.33%和76.67%,线虫侵入率分别为27.33%和31.33%。5、对不同浓度S.feltiaeJY-17对甘薯蚁象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温室盆栽

8、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feltiaeJY-17均对甘薯蚁象种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在25%-30%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