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艳玲《经济法课谐趣教学初探》

韩艳玲《经济法课谐趣教学初探》

ID:32901409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韩艳玲《经济法课谐趣教学初探》_第1页
韩艳玲《经济法课谐趣教学初探》_第2页
韩艳玲《经济法课谐趣教学初探》_第3页
韩艳玲《经济法课谐趣教学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韩艳玲《经济法课谐趣教学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经济法课谐趣教学初探经济法律基础知识是财会专业的必修课,许多学生反映其难度大,内容上多为死记硬背,老师上课多为照本宣科,枯燥乏味,这似乎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本身不许随意变更或发挥所致。事实并非如此,法律条文虽是严肃、死板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法课无法上得诙谐、幽默,使学生觉得有味道。严肃与谐趣截然不同,前者以一本正经为主要特色,后者则幽默风趣。曾记得有句发人深省的话语:“低级动物善于把游戏变成严肃活动,而高级物种能够把严肃的活动演变得充满谐趣。”那么何谓把“严肃”变得“充满谐趣”呢?贺拉斯说的“寓教于乐”可以作为最好的答案。那么又如何才能在经济法课堂上做到

2、“寓教于乐”呢?本人作了一些初探,认为经济法课教师应在以下方面努力:一、教师要重“课外功”“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人陆游主张学诗要重“诗外功”,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内容的深广及其不断的更新,更加要求教师要重“课外功”。作为一名合格的经济法教师,要使自己的课达到既能丰富学生法学知识,加强法制观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关键与教师的学识功底、对教材、教法的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教育对象的了解程度有关。为此,经济法教师应该练就扎实的“课外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意平时的点滴积累,最大限度地看书,看法制电视节目,参

3、与经济实践活动,收集典型经济案例,编写经济法习题等,极力避免教学上的平庸,追求法律教学上缤纷的色彩,使严肃的经济法课变得富有韵味和充满情趣。因为能保证教学成功的是知识,没有丰富的知识是不可能有教育教学上的长进的。二、教师要重教学方法的变换心理学告诉人们:新奇的事物比千篇一律的、刻板的、多次重复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教师讲课的内容新颖,教学方法的多样,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法律条文已够乏味了,若再加上老师千篇一律的“抄条文——讲条文——记条文”的教法,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会使学生觉得经济法课枯燥无味,对经济法课及老师产生厌倦

4、心理。故经济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对于简单明了的内容可以平铺直叙,一说而过;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即可“讲条文——案例分析——记条文”的方法,也可“提出案例——找条文——分析解决案例”的方法。例如,关于经济法律关系三要素教学,可以这样进行:1、让学生看书,找到经济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然后举一案例,使学生理解三要素:张三写了一本书。主体——张三即著作权人。客体——张三写的这本书。内容——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2、结合课本内容进一步学习三要素的具体内容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三要

5、素对于一些学生较为关注的法律操作问题,可以设置一些情景教学,例如:承担违约责任方式的教学,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代表不同主体分析解答下例案情:2000年1月3日,甲厂与乙厂签订了一份购销毛毯的合同。合同规定:“共3页第4页甲厂供给乙厂纯羊毛毯一千条,每条重量3公斤,单价200元,总价20万元。乙厂支付甲厂定金2万元。2000年6月5日交货,如果违约按货款总额的3%支付违约金。后来甲厂因经营管理不善无法履行与乙厂所签的合同,给乙厂造成5000元的经济损失。乙厂遂向法院起诉。问:该案如何处理?具体是:(1)定金如何处理?(2)违约金如何处理?(3)赔

6、偿金如何处理?(4)甲厂应向乙厂支付多少钱?代表甲、乙双方的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都知道:(1)定金为:甲付乙4万元。(2)违约金为:甲付乙20万×3%=6000元。但对问题“3”双方有争议。这时可引导学生看书找出赔偿金偿付条件,并得出正确的答案为:甲不需付赔偿金。所以(4)的答案为:甲付给乙46000元。进一步学习归纳总结出,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有:(1)支付违约金。(2)支付赔偿金。(3)定金制裁。(4)继续按约履行等。这样的情景教学,学生印象深刻,起着设疑、质疑、析疑的效果,有利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很有好处,可以说使学生体会到“

7、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另还可以采取“模拟法庭”法,程序教学法、比较导读、设题促自读、练习助读以及采用各种现代化的视听手段。总之教师要根据需要不断变换和改革教学方法,努力让学生感到你是一个永远新鲜的老师,是一个永远变着新鲜的魔术的真正的“艺术家”。使我们的经济法课堂摆脱“闷气”和“匠气”,从而充满“生气”和“灵气”。三、教学要重“理解”,帮助学生记忆法律条文是死板的,将其背出来也是必须的。不过应在理解基础上记忆。任何一条法律规定其相应的理论依据,每一条文均有其丰富的内涵,一旦理解了其内涵对该规定自然就记住了。如识记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债券所

8、应具备的条件,我国《公司法》在作该规定时,考虑到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是其特权,而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