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合肥公司“生产工艺与指标”调研报告

马钢合肥公司“生产工艺与指标”调研报告

ID:32901821

大小:2.65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7

马钢合肥公司“生产工艺与指标”调研报告_第1页
马钢合肥公司“生产工艺与指标”调研报告_第2页
马钢合肥公司“生产工艺与指标”调研报告_第3页
马钢合肥公司“生产工艺与指标”调研报告_第4页
马钢合肥公司“生产工艺与指标”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钢合肥公司“生产工艺与指标”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马钢合肥公司“生产工艺与指标”调研报告报告人:黄聪玲、端强一、基本现状1.概述马钢(合肥)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合肥公司”)于2006年5月重组设立。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具备年产30万吨焦炭、230万吨烧结矿工、170万吨铁、200万吨钢、200万吨钢材的综合生产能力。2010年劳动生产率89.0234元/人年;人均产钢量245.58吨/人;吨钢综合耗647.07千克标煤/吨钢。2010年末,公司资产合计31.06亿元,资产负债率67.36%;在岗员工总数5509人。2010年以来,全年工序成本按上年同口径比降低7586万元;与行业相比的23项经济技术指标中有16

2、项达行业平均水平,其中烧结固体燃料耗、高炉入炉焦比、高炉燃料耗、转炉钢石灰耗、棒材综合成材率等9项指标名列行业前10名;6项管理指标中,全部较上年有明显改善。2.生产工艺装备和技术指标(1)生产工艺装备1)铁前系统炼铁工序:420高炉4座,设计生产能力为160万吨/年;喷煤系统:设计制粉能力为25吨/小时和23.5吨/小时中速磨煤机各一台;年生产能力为36万吨的滚轮固定式铸铁机1台。烧结工序:95平方米烧结机2套,设计生产能力为230吨/年。炼焦工序:JN~43~804型焦炉1座及配套设备,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原料准备工序:斗轮堆取料机3台,链斗卸车机(型号为D

3、XM~sOO0)3台,摇臂混匀堆料机(型号为DBHSOO×30.5)1台,双斗轮双向混匀取料机(型号为QⅡ600.32型)1台。2)钢轧系统炼钢工序:45吨转炉3座,600吨混铁炉2座,155立方米石灰窑1座。连铸工序:HR6m×4连铸机3台,桥式起重设备6台。轧钢工序:连续式高线轧机组1套,连续式棒材轧机组1套,半连轧合金带钢轧机组1套,多点盘螺矫直机组4套。(2)生产工艺与技术指标1)铁前系统铁前系统淘汰了原合钢3台小烧结机、1座100立方米高炉,1台6吨/小时球磨煤机和4座61型26孔焦炉。新增(建)和改造了2座5平方米烧结机和1#高炉,并对高炉喷煤、焦炉地面

4、除尘等配套辅助设施进行了改造。1#高炉大修后,公司4座高炉年产量达150万吨以上,满足了转炉炼钢需求,炼铁、炼钢能力基本配套。高炉喷煤完成后,高炉入炉焦比达360公斤/吨铁,喷煤比在160公斤/吨铁左右,指标进人全国前6名。每年可使公司节约焦炭用量9.6×104吨,节约焦炭支出10080万元。焦炉地面除尘完成后,焦炉装煤、出焦、筛运焦烟尘捕集率由改造前80%提高到100%左右,回收焦粉量1638吨/年,现场环境得到改善。2)钢轧系统7钢轧系统对3座转炉按4座转炉、4台连铸机300万吨/年规模进行了扩容改造,连铸坯热送热装率达80%;进行了1#石灰窑、4#连铸高效化等

5、配套改造;淘汰了原合钢2座65立方米石灰窑和1套横列式中型轧机、1套复二重线材轧机;新建一条年产60万吨高速线材生产线,产品为Φ6~12毫米碳素结构钢盘条;合金钢带生产线设计能力为40万吨,公司炼铁、炼钢、轧钢生产能力基本配套,工序能耗进一步降低。二、主要措施与特色合肥公司立足自我,内挖潜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对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全面优化。(一)主要措施1.推行技改技措,优化生产工艺及产品结构铁前系统:2006年3、4号高炉大修后,铁产量能满足年产150万吨以上炼钢生产的需求;2007年对2号炉进行项修,1号高炉系统进行大修,采用PW无料钟炉顶、煤气干

6、法布袋除尘等先进工艺装备,各项技术指标得到提升,利用系数达到3.2吨/立方米·天;2008年整体搬迁马钢一铁总厂2套95平方米烧结机,具备年产230万吨的生产能力。炼钢系统:2006年对4号连铸机进行改造后,拉速提高至2.6~2.8米/分,缓解连轧坯料供应紧张状况;2007年陆续对3座转炉进行45吨扩容技改后具备年200多万吨钢的生产能力。轧钢系统:2006年将原有年产能力40万吨中型生产线改造为60万吨产能的高速线材生产线,新建一套全连轧线材轧机;2008年10月永久关停复二重轧机生产线。产品结构调整:随着高线的投产、开发力度的加强,公司线棒生产线具备了规格较全面

7、的产品生产能力。2.加强生产工序管控,提升生产技术指标(1)铁前生产炼铁厂坚持“工序服从”原则,努力为高炉生产做好服务,经过2006年5月至12月的生产恢复及指标改善阶段后,各项指标稳步改善,力求争先进位。炼铁厂在合理调整原料结构,降低成本的同时,加强了炼铁、烧结、炼焦三大工序标准化操作:炼铁工序重点是选择适宜的“四大制度”(热制度、造渣制度、送风制度、装料制度),改善煤气利用,提高喷煤比,大幅度降低毛焦比;喷煤重点提升全喷率,缩短倒罐和故障时间,提高喷吹效率;烧结工序严守“稳定水炭、铺平烧透”的要求;炼焦工序,开展了入炉煤质量、配煤准确性和稳定焦炭水分标准化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