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姓源流及郡望

汪姓源流及郡望

ID:32902294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7

汪姓源流及郡望_第1页
汪姓源流及郡望_第2页
汪姓源流及郡望_第3页
汪姓源流及郡望_第4页
汪姓源流及郡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汪姓源流及郡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汪姓源流及郡望、分布一、姓氏源流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197年汉龙骧将军汪文和避乱渡江南迁,孙策授其为会稽令,遂居于歙县,为徽州汪氏一世祖。其十四世孙汪华生有九子

2、,后裔在境内分布最广,故人称"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歙、黟为汪华长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后;婺源、休宁、祁门为汪华第七子爽之后;绩溪为汪华第九子献之后,构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布。屯溪靖阳节等古徽节令盛会中所抬神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华及其第二子、第九子。古徽州历史上的汪氏名人主要有宋宰相汪伯彦,元末明初理学家汪克宽,明医学家汪机、戏曲作家汪道昆,清画家汪士慎、数学家汪莱,民国国务总理汪大燮、画家汪采白等。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

3、芳"之誉。源自汪芒氏与姬姓古代在中国幅员广大的土地上,除了有无数的炎黄后裔在不断繁衍,另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外族。我国的汪姓家族,根据后世考证,就是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居住於现在浙江武康的汪芒氏的后裔。所谓汪芒氏,是当时的一个小国,这个古国,「国语」的「鲁语」有这样的记述:客曰:「防风氏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禺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於周为长狄,今为大人。」此外,该书的注解上也指出:「汪芒,长狄之国名也。」 长钬,亦称长翟,是古代跟狄族的一种,或许跟汉族无深密的渊源,但是,由於长时期跟汉族往来,显然也逐渐投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融炉中,最终跟汉族混为一体,再也

4、不分彼此。 照孔夫子所说的,汪氏的始祖是「守封,禺之山者也。」当时所谓的封、禺二山,根据「方舆纪要」的考证,是分别位於现在浙江省武康县的东方和东南方,封山在东,禺山在东南。换言之,后世的汪氏家庭,最初也应该是发源於这个地方的,难怪在我国的早期历史上,汪氏族人主要是活动於浙江地区,其后才逐渐出现於附近的江苏、安徽和江西等地。汪氏的源自古代狄族汪芒氏,由来已有定论,因为,「姓篡」及「通志氏族略」等重要姓氏典籍皆指出:「汪,汪芒氏之后,礼记有汪,鲁人。」「礼记」上所记载的小汪踦奋不顾身率先抗敌的故事,早已为人所熟知,即:「汪踦,春秋鲁童子,踦亦作踦。鲁哀公十一年,齐伐鲁,踦与齐师战於郎而死

5、.鲁人欲弗殇,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6/6小汪踦的故事,具体说明了在两千年以前,汪芒氏的后裔便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关于汪氏和汪芒氏的渊源,长期以来已被公认,不过,传自炎黄的汉族之中,实际上也有以汪为姓的子孙,他们系出周文王的姬姓,只是出现的时间可能较汪芒氏的后裔为晚而已。 周文王的后裔有以汪为姓的一支,有下列两项古藉的记载可资说明:「姓氏考略」:「一云,鲁成公支子食采於汪,因以为氏」;汪钝「翁姓缘起考」:「汪当从姬姓裔为正,得姓当从食采为正,盖始则以采地为氏,继则以氏为姓也。」 春秋时代汪踦的故事,乃至自古以来汪氏家族所世袭的郡望「平阳」,显然都

6、有力支持了汪氏为周文王后裔的考证。 代表汪氏家族的「平阳」,是一个常见的地名,在中国历史上,以平阳为名的地方,却不在少数,为了助於了解汪氏家族的源流,兹将过去以平阳为名的地方,详细说明於下,以供参考:--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圣君唐尧的国都所在地,就叫平阳。这个最老资格的「平阳」在往后的历史上也一直受到重视,春秋时代,该地是晋国大夫羊吉氏之邑;汉朝统一天下,便在该地设置了平阳县。后来,南北朝时的汉王刘渊,又曾看中这个地方的险要地理位置,定都於此,一直到隋朝,这个前前后后被使用了三千年的老资格「平阳」,才被改名为临汾,以迄今,所谓临汾,就是现在山西省的临汾县,不过古代「平阳」的故城所在,却

7、是在临汾县的南方,而不在现址。 --春秋时代的郲国,也有一处名为「平阳」,后来郲国被鲁国所并,「平阳」就成了鲁国的一个邑,春秋末期越国和鲁国曾地此订立盟约,所以这个「平阳」,在我国历史上也是相当有名的。鲁国,位於现在的山东省境内,而当时属於鲁国的「平阳邑」,就是现在邹县的县治所在地。 --同一时期的秦国,亦有过一个「平阳邑」,由於秦蜜公曾徙居於此而见诸史籍。这个「平阳邑」,是在现在陕西省岐山县的西南,接近宝鸡县的地方。 --到了战国时期,现在河南省临漳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