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融合下地鉴权技术研究

网络融合下地鉴权技术研究

ID:32909953

大小:601.3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7

网络融合下地鉴权技术研究_第1页
网络融合下地鉴权技术研究_第2页
网络融合下地鉴权技术研究_第3页
网络融合下地鉴权技术研究_第4页
网络融合下地鉴权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融合下地鉴权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Research&Development研究与开发网络融合下的鉴权技术研究1,21徐劲松杨庚1.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南京210003Research&Development2.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京210003摘 要 为提供整体鉴权管理机制以实现固网与移动网络的融合,在对现有通信网络及IMS的安全鉴权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EAP-AKA协议加上SIM卡的鉴权机制和只使用SIM卡的用户识别功能两种方案,形成融合网络的整体鉴权。最后对融合网络的未来鉴权机制做了探讨。关键词IP多媒体子系统;固网与移动融合;鉴权接入到多种设备的业务,但业务标准是统一的。4)

2、网引言络融合。建设单一的核心网络和相关处理器及系统,在网络融合进程中,运营商不断推出各种双模或同时用于固定接入网和移动接入网。5)商业融合。服者多模的终端,以适应不同网络的接入。在这样的演务提供商的业务按照下列的方式进行重组,即固网业进过程中,运营商为确保用户身份的合法性,针对各务和移动业务是通过服务特定客户群体的单一部门提种网络业务会定义不同的身份鉴别系统,这不仅造成供的。一般使用者的不便,也使得运营商的客户管理趋于复FMC作为概念最早出现在ITU-T特别工作杂化。在网络融合的过程中,使用统一的身份鉴别机组(SSG)的第七课题组(课题名称:固定和现有制使

3、得各种接入网络在一个平台为用户提供多种增值IMT2000系统间的Convergence),并第一次在Q.1761业务,不仅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度,并且也有助于建议中给出了解释:FMC是一种机制,它可以使降低运营成本。IMT2000的用户根据用户的签约选项和接入能力,通过固定网接入继续使用语音业务。SSG最早提出这个概念1FMC的产生背景及其趋势的想法主要是考虑到当IMT-2000的用户从归属网络漫FMC(fixed-mobileconvergence)指固定与移游走以后,能否利用非IMT2000的网络,甚至是固定网动融合,是基于固定和无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

4、提供络,继续保证这些用户在不更换用户标志的前提下,通信业务。对FMC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既有网络层继续使用基本的服务。面的融合,也有业务层面的融合,还有终端层面的融2004年7月在英国电信BT主导下,日本NTT、英合。通常提到的FMC主要包括五种。1)多种业务捆绑国电信BT、韩国电信KT、瑞士电信Swisscom、巴西融合。在单一套餐里提供多种服务,往往伴随单一账电信等综合电信集团与加拿大Rogerswireless等移动单,以及相对于购买单独服务的整体折扣。这种捆绑运营商,共15家国际通信服务商成立了“FMC联盟”[1]发展到更高阶段时,甚至可以带来其它

5、与技术融合无(Fixed-MobileConvergenceAlliance,FMCA),关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好处。2)终端融合。是指提供以推进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通信融合的经营模式。可以同时在移动网和固定网上使用的单一手机或其它从全球来看,FMC呈现出一种加速发展的态势,设备。这些设备通常称作双模手机或“组合电话”。特别是在移动对固话业务日益分流的严重形势下,3)业务融合。是指新创建的可以通过一系列接入网络FMC基本成了固网运营商的必然选择。20090325合固网线路的设备连接系统中的交换机,就可以通过2网络融合背景下的鉴权技术电话号码把各地的用户连接起来

6、,用户的鉴权只要通由于固网和移动运营商网络都有各自独立的系过电话号码就可以实现。[2]统,因此融合将会是一个多元化以及复杂化的问题,对于蜂窝网络来说,其安全问题存在已久。第一研究与开发需要从不同角度考虑市场需求并从技术层面解决相关代移动通信系统基本上没有考虑安全和鉴权,信息均问题。在如此复杂以及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将会以明文的形式传送,造成大量的重放攻击以及盗用;是一个循序渐进且长期发展的过程。2G的GSM系统基于私钥密码体制,实现对接入用户由于现在运营商为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分的鉴别和信息保密,但是其鉴权只使用简单的挑战与别建立了一个乃至多个性质不同

7、的网络以支持网络业回应(Challenge-Response)方式,在鉴权过程中只使务,这些分离式的网络建设方式,使得网络建设者在用简单的A3及A8算法加密,通信过程更是基本使用管理上投入了更多的资源以及人力,且使得单一的网未经加密的明文;即使是安全性能较GSM好的CDMA络业务很难拓展。因此,就网络融合的需求来说,无网络也仅仅是在2G系统的安全特性上进行改进,使用[3]论是固网还是移动运营商都希望能采用相同的业务实AKA算法的双向鉴权机制,并在鉴别标识AUTN中现模式、完善统一的用户管理、身份鉴别、计费以及包括序列号SQN,保证鉴权过程不会受到重放攻击。

8、业务平台,实现一个无缝宽带的整合网络。这样,就WLAN与蜂窝网络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