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颅内压监测敏感指标的护理策略

持续颅内压监测敏感指标的护理策略

ID:32921272

大小:56.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持续颅内压监测敏感指标的护理策略_第1页
持续颅内压监测敏感指标的护理策略_第2页
持续颅内压监测敏感指标的护理策略_第3页
持续颅内压监测敏感指标的护理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持续颅内压监测敏感指标的护理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持续颅内压监测敏感指标的护理策略招婷梁伟周健东李佗弟广东省湛江市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湛江524000【摘要】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敏感指标在护理的应用【关键词】颅内压监测;护理;护理策略【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377-01颅内ik(lntmcranialpressure,ICP)增高是很多颅脑疾病共有的综合征,也是重症颅脑损伤死亡的重要原因[l]oICP增高可以引起脑血流量下降、脑组织缺血缺氧及继发性脑损害,导致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ICP持续监测在重症颅脑

2、损伤诊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木文对ICP护理进行综述,以期临床上进一步提升ICP护理策略有所帮助。1分析并归纳ICP持续监测中的常见问题1.1ICP值的分级标准⑵正常值:&It;2.0kPa(15mmHg),轻度增高:2.0〜2.67kPa(15〜20mmHg),中度增高:2.67〜5.33kPa(20〜40mmHg),重度增高:>5.33kPa(40mmHg)。1.2防止ICP错误测量临床上常见ICP错误测量的因素主要是:管道扭曲、折叠、脱落、脱出等,需做好固定、宣教等管道护理,防止ICP脱出及错误测量。1.3影响ICP值变化的正常指标1.3.

3、1体位对ICP的影响RonserMJ等对术后患者进行监测发现:术后48h〜72h,头部抬高0°~50°范围内,床头每抬高10°ICP下降1mmHg[3]01.3.2过度通气对ICP的影响郑红云等对过度通气对ICP的影响发现:对ICP过度通气治疗,使患者的PaC02:保持在30〜35mmHg之间,不小于25mmHg,可使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ICP下降⑷。1.3.3手术对ICP的影响程海河等对颅脑术后ICP的研究发现:术后3〜9hICP值处于快速上升期,ICP值波动7.2mmhg,9~15hICP值处于平缓上升期,ICP值波动2.2

4、mmHg,16〜36hlCP值处于平稳期,ICP值波动ImmHg⑸。1.3.4降颅压药物应用的影响降颅压药物如甘露醇的使用,能有效控制ICP值的升高。1.3.4其他影响因素同时在临床中也发现:咳嗽、呼吸道阻塞或呼吸困难、SpO2下降、尿潴留等因素都对ICP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探讨ICP的护理策略2.1结合ICP监测流程⑹(01),探讨ICP护理的敏感指标。结合ICP流程图,确定ICP护理的敏感指标,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5个)。其中一级指标:ICP≥25mmHg,GCS评分迅速下降大于3分(镇静除外);二级指标:ICP值随

5、着体位变化迅速升高;通气模式改变,ICP值明显升高;颅脑手术术后,ICP值改变明显高于正常生理改变;降颅压药物使用后,ICP值持续升高;外部物理刺激源(咳嗽咳痰、翻身拍背、高热、尿潴留等)清除,ICP值持续高值。2.2ICP护理的敏感指标的应用2.2.1发现一级指标:ICP≥25mmHg,GCS评分迅速下降大于3分(镇静除外)时,通知医生,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同时相应及时改变护理策略。图1颅内压监测流程图2.2.2二级指标的护理策略2.2.2.1ICP值随着体位变化迅速升高,及时排除ICP错误测量相关因素,恢复原体位,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心

6、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征变化,ICP有无下降趋势或ICP随体位改变明显改变时,及时改变护理策略。2.2.2.2通气模式改变时,策略护理时应注意观察生命征变化情况,尤其是血气分析结果的改变、血氧饱和度及肤色的变化等。2.2.23颅脑手术术后,策略护理时应注意ICP值变化是否超过正常生理改变上限。2.2.2.4降颅压药物的使用,策略护理吋应加强液体管理,注意用药后ICP值的改变、尿量的变化是否可引起电解质的混乱,造成渗透压的改变。2.2.2.5外源刺激造成ICP值变化时,护理时应注意排除后ICP值冋落情况。DaiWaiM.Olson等报道:病人咳嗽口

7、寸ICP值迅速升高30mmHg,但冋到基线水平不到20秒。3结论持续ICP监测已经公认对颅脑损伤诊治具有垂要的意义。ICP持续监测的敏感指标为制定或改变护理策略提供了依据,减少盲目护理的风险,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参与文献[1]陈志,冯华,王宪荣.颅脑损伤死亡病例临床分析[J]•临床外辩杂志。2001,9(1):29-30.[2]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2.[3]RonserMJ,ColyIB.Cerebralperfusionpressure,intracranialpressure‘andheadelevati

8、on[J]」ournalofNeurosurgery,1986,65:636-641.⑷郑红云,俞雯霞,曹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