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进展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进展

ID:32924056

大小:60.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7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进展_第1页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进展_第2页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进展_第3页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进展_第4页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进展周洁丽钟建群陈聂芬广西岑溪市人民医院急诊科543200【关键词】疼痛管理;骨科;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镇痛【中图分类号】R81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256-02疼痛是骨科患者的常见症状,术后疼痛为患者带来较多不便与痛苦,受到患者的广泛关注。术后疼痛影响患者牛活质量,还影响患者的恢复情况,如何有效管理控制疼痛,目前己经成为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木文主要概括总结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对机体的影响、疼痛评估方法、疼痛控制及

2、护理干预等,以期为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提供依据。围手术期包括患者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是指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开始,直到进行手术后基木康复为止的时间范围。根据国际疼痛协会对疼痛做出的定义,疼痛是指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感受,且常伴有实际或者潜在的组织损伤[1]。患者接受骨科手术之后,伴随麻醉作用的消失将会感受到切口的疼痛。骨科手术后Id内患者的疼痛程度最为强烈,持续时间多为3〜4d[2]0目前人们对疼痛的认识随着牛活水平的提高发牛着变化,对镇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3]。在术后疼痛方面,现代中国

3、主要经历了4个时期:(1)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的镇痛治疗不够充分,以肌肉注射哌替噪为主。(2)80〜90年代:主要釆用硬膜外小剂量吗啡。(3)90年代以后:即为患者自控镇痛(PCA)时期。近几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疼痛存在多靶点机制,单一药物难以实现对多种疼痛的镇痛效果,R存在较多不良反应。目前多模式镇痛已发展成为镇痛主要方式。现将近年来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进展进行综述。1.疼痛对机体影响根据李兰芹[4]的硏究,疼痛属于一种机体自身的保护性功能。疼痛不仅对人的生理带来不良影响,还会对心理造成不利

4、。疼痛具有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的复发的风险,造成患者代谢、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障碍;疼痛还会使患者焦虑不安,产牛抑郁、失眠等症状,导致精神系统的障碍[5-6]o实行骨科手术后,患者的睡眠情况在术后3d内受影响的程度最大,患者睡眠时间、唾眠质量均受影响,表现为入唾困难、唾后易醒等,术后当天最为严重。根据黄天雯、何翠环等[7]研究,骨科患者围术期疼痛还会造成术后并发症,包括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肌萎缩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2•疼痛的评估疼痛评估有助于识别疼痛,还可以判断治疗的效果,是规范性疼痛处理的首要

5、内容。目前疼痛评估的主要方法包括:(1)视觉模拟评估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也叫作直观类比标度法,是最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分为线性图和脸谱图两类。线性图中较为常用的是中华医学会疼痛医学会监制的VAS卡,分10个等级,数字越大则疼痛强度越大,评估时采用直尺量出疼痛强度数值作为疼痛强度评分;脸谱图适用于评估意识正常、大于7岁小儿的各种疼痛。主要以VAS标尺为基础,标尺旁边标有笑或哭的脸谱,易于儿童理解。(2)文字描述评估分量表(verbaldescniptorsscale,VDS

6、):此法包括-系列描述疼痛的形容词,每个形容词都有相应的评分,最轻疼痛为0分,每增加1级加1分。(3)数字评估分量表(numericalratingscale,NRS):将疼痛分为4个等级,由患者在10分制的标尺上进行自评,无疼:0级;轻度疼痛:1〜3级;中度疼痛:4〜6级;重度疼痛:7〜10级。(4)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主要适用于交流困难的患者,包括3~5岁儿童、老年人、意识不清患者或者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的患者。观察患者行为并用6种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疼痛程度o(5)Mcgill疼痛分级

7、:将疼痛分为5级,采用问答法完成,等级越高疼痛越强烈。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恰当的评估方法进行疼痛评估,老年人及文化程度低的人适宜采用面部表情评估量表,而对于文化程度高的人,适宜采用数字评估量表或者文字描述评估量表[8]。3.疼痛的管理3.1疼痛的非药物治疗(1)与患者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2)物理治疗:冷敷、热敷、按摩、针灸、经皮电刺激等;(3)分散注意力疗法;(4)放松疗法;(5)自我行为疗法。针对不同种类的疼痛,要向患者强调不同的注意事项,依照患者具体实际,合理选择疼痛治疗方式。3.2疼痛的药物

8、治疗3.2.1三个阶梯疗法是由WHO在1986年推荐的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疼痛管理缺陷,主要以疼痛评估结果为依据给予药物处理。第I阶段:采用非阿片类药物治疗;第2阶段:对于第I阶段止痛药效果不理想的患者,采用可待因、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等弱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第3阶段:对于重度疼痛患者,采用盐酸哌替碇、吗啡等强阿片类药物治疗。阿片类药物存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多种并发症,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为0.1%[9-10]o3.2.2患者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