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初唐诗歌

第三讲初唐诗歌

ID:32924374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7

第三讲初唐诗歌_第1页
第三讲初唐诗歌_第2页
第三讲初唐诗歌_第3页
第三讲初唐诗歌_第4页
第三讲初唐诗歌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讲初唐诗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讲初唐诗歌一、初唐诗歌概况初唐诗歌——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1.从时间上说,初唐诗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ß前五十年,是延续齐梁诗风,宫廷诗占据主要地位的时期。ß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齐梁诗风,建立唐诗风范的时期。2.从风格上说,初唐诗歌逐步把北方文学质朴劲健之气与南方文学清新明媚之风相融合,使唐诗走向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3.从形式上说,初唐诗歌完成了从“永明体”到格律诗的进程。ß(一)隐逸诗人王绩ß王绩(585—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龙门)人。ß王绩是最早的唐代诗人。其诗多以田园的

2、闲适情趣为内容,风格平淡自然,摆脱了南朝诗歌的雕饰华靡的习气。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ß王绩的诗歌是唐初诗坛清新朴素的别调,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构成了时代的一个不协调的异体。ß王绩上承陶渊明,下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是六朝山水田园诗到唐代山水田园诗之间的过渡诗人。(二)宫廷“艳妇”上官仪ß上官仪(约608~664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上官仪是太宗朝后期和高宗朝初期重要的宫廷诗人,也是初唐宫廷作家,齐梁余风的代表诗人。早春桂林

3、殿应诏上官仪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7/7这是上官仪应唐太宗之命而作的应诏诗。“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生动地勾画出初春灵动的美景,以动写静,远景与近景结合,天上与地下辉映,体现出诗人的杰出写景技巧,是本诗的警句。ß上官仪诗歌被称为“上官体”,其特点:“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ß“绮错婉媚”是指词藻的典雅优美和花样翻新,诗风的委婉与柔媚。“上官体”是唐代诗人第一个自成一体的风格称号,也是唐初宫廷诗的代称和标志。ß所谓“宫廷诗”,主要

4、指长期以文学侍从或朝廷重臣身份,集于君主周围的诗歌活动和在宫廷范围内创作的诗歌,以及其他创作于宫廷之外却带有宫廷趣味的作品。ß宫廷诗的内容一般浮华空泛,多为应制、奉和、应诏之作,注重歌功颂德,粉饰太平。ß宫廷诗在形式上追求程式化,词藻华丽,绮错婉媚,讲究对偶,有形式主义倾向ß宫廷诗在风格上表现为绮靡、卑弱。(三)走出“宫廷”的杜审言ß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樊),实洛州巩县(今河南)人。ß杜审言与李峤、苏味道、崔融齐名,四人合称“文章四友”。ß“四友”皆为高宗、武后朝的宫廷诗人。

5、ß“四友”皆以格律诗著称,对格律诗的形成有重要贡献。ß杜审言诗歌成就最高,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ß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此诗大约作于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杜审言在江阴县任职时。ß《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虽写宦游思归题材,透露出气象不凡的新格局。7/7(四)刚健“风骨”初建的“四杰”ß“初唐四杰”指初唐高宗、武后时期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杨)炯与王勃、卢照邻、

6、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ß闻一多《唐诗杂论•四杰》:他们都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四人中三人死于非命)——因为行为浪漫,所以受尽了人间的唾骂,因为遭遇悲惨,所以也赢得不少同情。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霍松林评:“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体现其超拔流俗的高远志趣与开阔胸襟,格调高朗。2.杨炯《从军行》——边塞诗烽火照西京,心中

7、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一介书生愿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整首诗歌体现了唐诗的昂扬精神和壮大的审美追求。3.卢照邻《长安古意》——七言歌行内容上:把怀古、艳情、游侠等多种内容交织一体,使都城题材扩大化与复杂化。并以激情的抒发代替宫体诗的词藻堆砌。ß在形式上:篇章结构铺张扬厉,在句式声调,结构布局上突破了宫体诗的旧制。7/74.骆宾王《在狱咏蝉》——咏物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

8、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情感充沛,用典自然,语多双关,达到咏物诗物我统一的境界。“初唐四杰”的贡献闻一多《唐诗杂论•四杰》:“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到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四杰”为初唐柔弱委靡的诗风注入昂扬、壮大、浓烈的情调。ß四杰不足:新倾向与旧遗存并存。明•陆时雍《诗境总论》:“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