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安涉法信访案件特点、成因及对策

论公安涉法信访案件特点、成因及对策

ID:32926478

大小:56.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7

论公安涉法信访案件特点、成因及对策_第1页
论公安涉法信访案件特点、成因及对策_第2页
论公安涉法信访案件特点、成因及对策_第3页
论公安涉法信访案件特点、成因及对策_第4页
论公安涉法信访案件特点、成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公安涉法信访案件特点、成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公安涉法信访案件特点、成因及对策近年来,公安涉法信访案件不断增多,直接影响着正常的公安业务工作的开展,损害着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好公安信访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安信访部门在维护稳定、综合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当前公安机关必须认真研究和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公安信访问题的成因和处理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现阶段公安机关受理涉法信访案件特点(一)总量大,增长快,重复多。由于社会转型,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社会复杂化,今年来信访案件一直呈增长趋势,其

2、中重复上访多发。有个别上访人的上访次数多达几十次。(二)集中呈现为“三多”、“异常上访”。“三多”即大多数是未查破或未处结的刑事、治安案件和交通事故,大多数案件侵害了当事人的人身权利或经济利益,大多数当事人的诉求是合理的。公安信访案件涉及集中反映在刑事、治安、派出所、交通肇事处理等办案部门,其中以民事纠纷等引发的伤害类案件最为突出。这些案件直接侵害了群众的人身权利或切身利益,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案件不能及时查破,群众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上访。“异常上访”即涉法信访案件受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短时期

3、内难以有效解决。个别信访人在多次到办案单位催促仍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便认为领导不重视、办案单位敷衍搪塞,逐渐形成了依靠上级领导督促、以上压下的心态,时常采取重复、越级上访的方式,给办案单位和领导施加压力。(三)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增强。群众通过信访途径解决问题本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但由于少数信访人法制意识淡薄,不通过合法、理性、有序的信访方式来反映问题,而是报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心态,采取围堵党政机关、在机关大吵大闹、拦截领导车辆、进京赴省上访等过激行为,扩大影响,严重影响

4、了社会稳定。二、成因分析(一)公安机关方面的原因。首先,一些办案民警政治素质较低,在个别案件处理过程中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有失公平、公正原则,造成案件当事人的怨愤,引发信访。其次,一些办案单位在明知案件处理不当的情况下,怕揭短亮丑,影响单位形象,不能正确采取补救措施,严格依法追究。第三,某些部门不能依法办案,遇有疑难案、缠手案,”怕”字当头,不是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及时处理,造成当事人产生对立情绪,引发信访。第四,某些办案民警缺乏大局意识、稳定意识,就案论案,在处理案件过程中不能耐心细

5、致地做好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而是武断专横,以法压人,当事人口服心不服,敢怒不敢言,留下后遗症。(二)信访当事人方面的原因。首先,有些案件客观事实与调查事实存在差异是造成当事人信访不休的重要原因。时过境迁,由于种种原因,经调查查明的事实与案发当时的情况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甚至相差甚远,案件的真实情况只有双方当事人心知肚明,而公安机关只能依据证据证明的法律事实作出裁定。一方当事人得不到期待的结果后,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处理结果,又无法提供确实充分的有效证据,以致当事人对此信访不止。其次,在新闻媒体和舆

6、论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群众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熟悉得越来越多,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加以运用,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普遍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有了一定提高,遇事敢说、敢找、敢反映,为当前信访案件不断增加打下了基础。但有的信访人对法律的理解有偏差,甚至断章取义,只要对自己不利就四处上访,无序上访大多由此而起。(三)客观方面的原因。第一,一些办案单位案件多,警力不足,忙于应付重特大案件,很容易把有些案件搁置,当群众来打听进展时,案件老是在原地停留,引起群众的不满。第二,有的案件性质复杂、法律规定不明确、时

7、间间隔长取证困难、犯罪嫌疑人外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工作进展确实缓慢。第三,有些信访案件,信访人举报动机、目的多样,反映的情况夸大,书证的可靠性相互矛盾,致使办案民警无法查实有关情况。第四,处访机制不健全。信访案件往往横向会牵涉到公检法等多个部门,纵向会关联省市县三级司法机关,信访人一般都会到处出击,至各级机关部门上访。第五、群众法律意识较为淡薄。随着社会进步,群众维权意识不断高涨,但这并不完全代表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在我局接访中,有些信访人主观上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了侵害,要求公安机关进行处理,但时过境迁,

8、证据流失,公安机关无法处理。信访人认为公安机关提出的“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案原则只是推脱责任的藉口;有些信访事项是由历史遗留原因造成的,但信访人坚持以现在的法律评价当时的行为,要求处理。有些信访人无视公安机关的办案程序,反复信访,无理取闹,甚至纠访、缠访、过激信访等。三、对策建议(一)以提倡人性化执法为立足点,真心服务于社会各界群众。不管是案件当事人或是违法当事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思想情绪低落。因此,民警面对当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