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收入分配改革理论及实践

论收入分配改革理论及实践

ID:32926768

大小:72.8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7

论收入分配改革理论及实践_第1页
论收入分配改革理论及实践_第2页
论收入分配改革理论及实践_第3页
论收入分配改革理论及实践_第4页
论收入分配改革理论及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收入分配改革理论及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收入分配改革理论及实践摘要:长期存在的收入分配问题,终于积压成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不能不引起重视。对原来工资模块进行全面梳理,确立新的分配条款和比例,并从理论上加以说明,给百姓一个公开透明的收入明细表,这是我们的解决主张。做到这些,须坚持"以人为本”和“按劳分配”原则,依靠“三公”来协调、构架、操作分配环节。关键词:收入分配以人为本按劳分配“三公”近年来“财富不仁”、“分配不公”等概念不绝于耳,'‘群众十分关注,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政府'‘十二五”报告有关民生的文字,更为呼声提供了政策依据。今年“两会”列出'‘十大社会问题”,“收入分配”

2、被推上第二把交椅,成了名符其实的大热点。让收入公平合理分到社会每个成员手里,即“各个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使改革成果走进千家万户、惠及百姓,与政府追求的目标一致。所以代表委员都积极献计献策寻找应对措施。但目标归目标,愿望是愿望,要达到又谈何容易。多少年了,政府官员、研究所专家,像当年数学领域回答哥德巴赫猜想那样,绞尽脑汁,至今未拿出一个像样方案,足以说明其难度。玉面佛心网友的发问:“对我们老百姓而言,收入分配改革只是一个宏观抽象的概念,有哪些具体目标和措施能让我们的钱包鼓起来?”值得深思。还是毛泽东给了我们信心:“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不管多难,办法总比

3、问题多。下面将我们对此所作的思考,勾勒成文,公布于世,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一、收入分配问题形成的历史追寻收入分配问题实际上早已存在。49年是供给制,以大米为主,还有少量货币津贴。52年实行“工资分”和“物价津贴”制。56年“工改”直接用货币规定工资标准,称为职务等级工资制。由此奠定了我国工资制度的基础。此后各年都有调整,基本做到公平,但平均主义成分较明显,那时总体社会反应平稳,没因工资不合理产生动荡。“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家拿出不少钱调了几次工资,都是沿着原有制度,结果越调越乱,看来,工资制度是不改不行了。”笔者清晰记得,H届三中全会不久有一次加薪,40%的指标,贡献是条件。

4、除极少数,大家“贡献”似乎差不多,这"第一桶金”该落到谁头上?基层领导很为难,毕竟多年没加过,增薪要求正当合理。未获加薪者,垂头丧气,闹情绪,工作拖沓;有些离开单位调走;不少人对这种加薪办法提出非议。本来国家好意,结果未能提高大家工作热情,反而涣散了“军心”,搞得同事间关系紧张,一句话“好心没得好报”。此事告诉我们,利益分配事关大局,不可轻率,应形成一个完善的收入自然增长动态制度体系。遗憾的是后面数十年不但没做到这点,还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相对滞后的分配方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三公”需求,成为社会热点也就不足为奇了。为缓解矛盾,这几年忙乎的绩效制已实施,“工改”本可告一段落

5、,可从目前社会反应看,离问题解决的满意度相差甚远。原因是绩效工资只对一些单位收入、奖金等发放的名目繁多的混乱状态的梳理,在“化繁为简”方面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未从根本上回答广大群众对收入分配的''三公”诉求。不过有一点要清楚,“虽然中国自1990年代以来收入分配不平等迅速扩大,但这种不平等主要来自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或行业之间、单位之间的差异。分配收入在集团内部则是较为平均化的。”因此“工改”的着力点要找准。二、收入分配的理论构架分配不合理,是带来社会发展稳定的全局性大问题,不可等闲视之。且“由于利益关系的固化,收入分配改革越往后拖越被动。”时不我待,稳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是“不宜

6、再拖”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如何做好工作,我们的思路是,必须按以下一些原则进行:(一)“以人为本”原则这个“人”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指人的“类”。所谓“以人为本”即以整体人群为根本,换句话,是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考虑各种问题,而不是从部分人利益出发。收入分配也一样。应该明白社会财富是全体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其分配也应从这个角度出发,这是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但我们有时却忽略了它,视点落在某部分''精英”身上。拿绩效工资改革来说,先公务员,再依次进行,这种求证方式,又在特别敏感时区,极易使人产生、形成掌管国家总财富的政府对收入的分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最先加薪的也是自己、公务

7、员最神奇最吃香的观念与错觉,无形中把人分成不同类别、不同等级。我们私下与市民交流发现,除个别保持沉默、绝大多数人不支持这一行为。近年来公务员报考热浪滚滚,某种意义上侧面反映了这一情况,是官本位的外在表现,不改变这种现象,“以人为本''就会变成"以官为本”。社会上官本位意识的盛行,这个社会讲公平正义也就等于开空头支票。(二)“按劳分配”原则以人为本固然重要,但就其本质来说毕竟属于政治理念或原则,收入分配是个经济问题,现在实行的又是市场经济体制,一味地强调政治性,走极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