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某水库水源给水厂工程设计

青岛某水库水源给水厂工程设计

ID:32927621

大小:57.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7

青岛某水库水源给水厂工程设计_第1页
青岛某水库水源给水厂工程设计_第2页
青岛某水库水源给水厂工程设计_第3页
青岛某水库水源给水厂工程设计_第4页
青岛某水库水源给水厂工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岛某水库水源给水厂工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岛某水库水源给水厂工程设计【摘要】青岛某水厂采用低温低浊、微污染的水库水为水源,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o工程选用水力混合+网格反应池+斜管沉淀池+V型砂滤池+二氧化氯消毒的主体工艺流程,并采用高猛酸盐预处理技术,来满足出水水质要求。【关键词】水库水;低温低浊;斜管沉淀池+V型砂滤池大桥水厂位于青岛崂山区大桥社区,莱西水库向崂山区调水支线的末端,是莱西水库-即墨-城阳调水工程的重要配套设施。水厂建设规模为2万m3/d,水厂出水水质需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E5749-2006)。1原水水质分析水厂水源来自青岛莱西水库、北墅水库和高格庄水库,三

2、座水库均为饮用水源,从其水质监测资料分析,除总氮、五日化学需氧量(B0D5)等指标外,其它水质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E3838-2002)三类水体标准。1.1总氮分析三座水库TN浓度变化范围在Omg/L〜9.8mg/L之间,无明显变化规律,均高于三类水体标准规定的lmg/L,此指标在该标准中表征富营养化特征。根据分析,原水存在一定的富营养化及微污染特征。1.2五日化学需氧量(B0D5)三座水库B0D5浓度变化范围在Omg/L〜8.5mg/L之间,无明显变化规律,均值为3.3mg/L,部分检测值高于三类水体标准规定的4mg/Lo1.3化学需氧量(COD)三座水库COD浓度变化范

3、围在7.27mg/L〜27.03mg/L之间,无明显变化规律,均值为17.23mg/L,部分检测值高于三类水体标准规定的20mg/Lo1.4水温本工程源水水温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是典型的地表水源水特征。5月上旬至9月下旬为高温时段,水温基本在20°C以上,11月下旬至3月下旬,水温一般在101以下。源水平均水温12.2°C,最高26.2°C,最低0°C,温差变化很大。2水库水源水水质特征分析从三座水库的水质具有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些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2.1低温低浊山东地区平原水库均具有低温低浊的特点,每年11月中下旬至来年3月中下旬,水温一般在0〜6°C之间,浊度在3.ONTU以下,絮凝沉

4、淀过程困难。2.2微污染本工程水源主要存在微污染问题主要是TN指标较高,部分月份COD、BOD5等有机物较高。3水处理方案的确定给水处理分为常规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加强混凝过滤、深度处理技术等,常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混凝、沉淀、过滤过程。3.1混合型式的确定混合的作用是促进药剂溶解,将凝聚剂所产生的水解产物快速、均匀地分散(扩散)到全部水体,因为药剂的反应速度极快,因此加强水体搅动,缩短过程时间,是取得良好混凝效果的重要前提。管道静态混合器内置多节固定叶片,使水流成对分流,同时还产生涡旋反向旋转及交叉流动,能获得较好的混合效果。但是,静态管道混合器系按特定范围的水量设计,一旦运行水量变化过

5、大,其水头损失将按水量的二次方关系相应改变。针对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源水进入水厂尚有富裕水头,选用管道混合器利用余压节省运行费用,混合效率较高。3.2絮凝型式的确定絮凝过程就是使具有凝聚性能的微絮粒相互接触碰撞,形成更大的絮体,以便在后续沉淀过程中分离,为了完成完善的絮凝,必须使絮粒具有在彼此接触后相互聚集的能力,同时具备使絮粒获得相应接触碰撞而又不致造成破碎的水力条件。网格絮凝池是在沿流程一定距离的过水断面中设置网格,通过网格的能量消耗完成絮凝过程。其优点是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较好,构造相对简单;但对水量的变化较为敏感,单池不能太大,另外网格有时会堵塞或孳生青苔,底部容易积泥,需经常清洗。

6、根据我院经验,网格絮凝池在山东地区的地表水处理应用中效果较好,是一种理想的絮凝方式。3.3沉淀型式的确定给水处理中的沉淀工艺是在重力作用下悬浮固体从水中分离的过程。斜管/斜板沉淀池是基于浅池理论,在平流沉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沉淀池型,它的主要优点是沉淀效率高,水池体积小,占地面积小,处理同样水量时其沉淀部分面积仅为平流沉淀池的l/3o其缺点是对原水水质变化的适应性较差;斜管需定期更换且造价较高,增加运行费用;排泥机械的布置较困难。本工程原水为低温低浊微污染水,由于加药量大,矶花多,但密度低,不易沉降,沉淀出水浊度不理想,常黏附于斜管顶部易形成一层絮凝渣层堵住斜管,脱落后又带入滤池,增加滤池负

7、荷。因此,工程中要加强絮凝过程。3.4滤池型式的确定过滤是净水处理中去除悬浮颗粒浊度的最后环节。V型滤池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国内后被广泛采用,经过消化吸收已在许多细节设计及运行方式上有所改进提高。其优点有(1)滤料粒径均匀,厚度大而粒径较粗,具有较大的截污能力,可保证出水水质和延长过滤周期;(2)采用微膨胀的气水反冲洗和表面扫洗,冲洗干净;(3)过滤清水为恒水位等速过滤,出水水质有保障;(4)运行和反冲过程的自动控制程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