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笔花鸟画形式和意境美

试论工笔花鸟画形式和意境美

ID:32928499

大小:54.9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试论工笔花鸟画形式和意境美_第1页
试论工笔花鸟画形式和意境美_第2页
试论工笔花鸟画形式和意境美_第3页
试论工笔花鸟画形式和意境美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工笔花鸟画形式和意境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工笔花鸟画形式和意境美工笔花鸟画在唐代确立风貌,五代成熟品格,两宋鼎盛气韵。元、明、清之后,标举“士气”、“逸品”的文人画思潮影响中国画的审美倾向。工笔花鸟画扎根于民族土壤,因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传统的工笔花鸟画技法讲求“三矶九染”,在对客体描绘时要晕染数遍,并穿插运用矶水固其纸绢,持续反复数次。具体来看,可根据物象结构的转、折、向、背,依次进行分染、统染、罩染、提染、烘染等技法的实施,色彩的层次叠加,笔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画面最终呈现出明丽、清朗、隽润的形象感。工笔花鸟画最大的魅力正在于以传统技法作为支撑表现出语境的统一

2、。所以,从传统入手也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在晕染技法中展现时空的转换,那些弥散于意象中的景致才有了韵味与神采,有了专属于画家自己表现诉求的文人心声。看待传统工笔花鸟画的文化内涵,一定要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传统的形式美,是表象美,是外美;二是主题的内涵美,是意境美,是内美。形式美主要指画面中的色彩、线条、形体、明暗、空间等要素规律性的有机组合。对于工笔花鸟画而言,色彩与线条尤为重要。线条是“骨”,勾勒轮廓,赋予骨力,刻画动态;色彩是“肉”,明快隽美,调和气氛,光影的变化。“骨”与“肉”的结合正是线条与色彩构成的生命机体,动势中有了生机,才有

3、鲜活的灵魂。所以说,线与色的结合最能体现出工笔花鸟这一画种精研、细腻、华美的传统品格。色彩是诗的气质,线条是音律的节奏,形体是生命的结构,明暗是自由的心情,空间是物我的交融。线与色的变化构成在画面布局中相应的体现为:开合、纵横、疏密、主次等空间形式。在不同的构图中,也表露出不同的情感。稀疏空旷的是情感的孤寂,繁密复杂的是自我的惬意,开阔疏薄的是内心的清冷,高远错落的是激荡的胸怀。从这层意义来说,由形式美投射到内在美的重要枢纽就是情感的参与、心灵的体悟。每一种布局的微妙变化都会带来情绪感知的变化,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性格与心理。可以说,由于情感的参

4、与,直观形象意象化的表达,便营造出意境美。就传统工笔花鸟画而言,意境是其活化的灵魂。意境美有空灵之美、动静之美、自然之美。空灵之美体现在虚实的辩证法则中。实与虚是相对的,互为参照便成虚实。具体可赏可品的是物质形态的实象;而空蒙含蓄的则是虚象。虚虚实实的相生相合,画面中的灵秀奇石才有了朦胧之美,水润清辉的剔透。而动静是产生画面神韵的内因,有了动感就有了气韵,而静态则是最能体现作品品质的支点。动态意味着紧张的态势;静态意味着安适的惬意,体现着一紧一松、一张一弛的和谐之美,是传统意境中最为鲜活的意韵美。如宋朝崔白的《寒雀图》,画面中枯树上静态的鸟雀

5、啼鸣徘徊,来去自如,或呢喃嬉戏,或展翅飞行,在无限生机中做到以动驭静,以静破动,张弛有度。动静之美是传统意境中最为鲜活的意韵美,是贯穿于生命节奏中的情感跳跃,它赋予了传统工笔花鸟画以内在的张力,刻画出花鸟世界本真、率意的情趣,产生画外之音。自然之美源于物象客体自然而然的呈现,是不经人为修饰的、“不设不施”的本色,是向原始本性的回归。其特征是浑然天成,达成艺术创作美感的至高境界,这是一种'‘随意而适”的意境美。如宋赵昌的《写生峡蝶图》,便是画家在重于写生观察时描绘创作的作品,画面中的野菊与秋花、枯芦生机盎然,浓淡墨色的晕染下花草意象逼真,情态自

6、然,振翅飞舞的3只蝴蝶姿态轻盈、灵动,把郊外秋色的清新疏旷表现得自然安谧、令人神往。这种自然之美,浑然天成,达成了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美感的至高境界。只有把外在形式美与内在意境美统筹到创作美学的实践中,运用传统技法把握,才能实现对艺术品格的塑造。这也是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精髓所在。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上,第一,是迁想妙得。在“取景”与“入画”这一对矛盾中,要针对客体物象的情境需要进行合理的概括提炼,与符合主体意态的情感相吻合,把那种客体内在的气质与风骨进行“迁移”,放入到适合表达主体胸怀的情境中,生成艺术化的表现空间。第二,追求气韵。刻画物象不能只注重

7、它的形与色,更要表现内在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在形与神之间巧妙的融通,最终传达活化的神采,这是传统工笔画的根本。第三,诗象合一。传统工笔画讲求意象,哪怕是刻画花鸟时在形似上做到对物象刻画的逼真,它所包含的深深的情感也依然是意象的,涌动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主体感怀,所以,诗是画的气质,是畅然的情怀。诗象是对客体形态的超越与升华。在工笔花鸟画中,诗意的存在打破了艺术的界限,在声情并茂中打通了“声”与“色”的通感。在视觉、听觉甚至在味觉与触觉间共同作用于感官,作用于画面,产生那种消融艺术边缘,游走于心灵间的审美愉悦。第四,风骨之美。在艺术精神的各

8、种要素中,只有风骨的存在才会建立起永恒的形象。风骨是一种鲜明的立意,将客体物象情感化、人格化、心灵化,给予艺术对象以持重的分量。因为这,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得以成为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