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优秀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迁移

小学数学教研优秀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迁移

ID:32930509

大小:53.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7

小学数学教研优秀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迁移_第1页
小学数学教研优秀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迁移_第2页
小学数学教研优秀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迁移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研优秀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迁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研优秀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迁移祁门县安凌中心学校陈永胜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地运用迁移规律,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能根据后继学习的需要,适时地、有限度地作一些拓宽、渗透,就可以把各个部分的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促使迁移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对于学习数学有着

2、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越高,在学习中的迁移能力就越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越快。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以后,及时引导学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进一步概括成"底面积X高”,既可以减轻记忆负担,又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圆柱等所有柱体的体积计算作好迁移的准备。在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时,一要掌握好时机。只有当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积累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抽象概括才有基础,否则容易造成因囹吞枣,死记硬背。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只有对多个圆的图形通过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感知后,才能引导

3、学生概括出圆的特征。二要适时适度。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所以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注意认识的阶段性,既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及教材各阶段的基本要求分阶段进行,又要注意各阶段之间的渗透、衔接和过渡,不能操之过急。例如,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但在三年级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不宜过早地去揭示这种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否则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淡化他们对正方形和长方形区别的认识。等到四年级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后,再去揭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才比较合适。三要提供目的,指明方向。只有这样,

4、才能使抽象概括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学平行线时,不仅要引导学生观察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互不相交的实例,还要引导学生观察两条直线虽不相交但不在同一平面的实例,使学生在概括平行线的概念时,不至于遗漏“在同一平面内”这一极其重要的属性。二、要注意知识的联系性,精心安排复习和基本训练的内容迁移所依赖的主要条件是不同知识存在着共同的因素,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正向的迁移。在教学新课时,通过发掘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并充分利用这些共同的因素,创设迁移情境,就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在课

5、堂教学中,应尽量在回忆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例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帮助学生复习整数乘法计算方法,从而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更好地理解数位对齐和积的写法,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也可以根据如何处理小数点来设计一组复习题,为引导学生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作好知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样?除数扩大100倍呢?把扩大10倍,小数点应该怎样移动?扩大100倍呢?在新课结束后,还可以设计一组专门训练小数除法中专门

6、处理小数点的基本训练题,只要求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不必再去计算。例如: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254-=4-44-=4-325一=一4一=一325这样就突出了重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突破难点,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