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带动发展转化造福人类

科学带动发展转化造福人类

ID:32935154

大小:58.2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7

科学带动发展转化造福人类_第1页
科学带动发展转化造福人类_第2页
科学带动发展转化造福人类_第3页
科学带动发展转化造福人类_第4页
科学带动发展转化造福人类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带动发展转化造福人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带动发展转化造福人类2011年11月19日,辽宁省免疫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免疫学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它的成立加快了辽宁省免疫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为实验室和临床之间架起一条快速通道,使实验室研究的成果迅速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际,使临床上出现的问题又能及时反馈到实验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而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有积极地推动作用,更好地促进辽宁省免疫学转化医学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专业委员会正是由沈阳军区总医院医学实验科发起的,同时,他们还发起成立了组织器官再生与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

2、。2012年,学科带头人马东初教授应邀在"2012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上介绍了沈阳军区总医院通过转化医学,推动免疫细胞治疗技术规范化临床应用的模式和做法,获得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反响和好评。2013年学科成功与中国医师协会联合主办了"2013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这标志着学科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经进入国内同行的前列。自此,沈阳军区总医院医学实验科在转化医学促科研成果有的放矢方面为业界做出了表率。一段奋发有为的图强史翻开沈阳军区总医院医学实验科的科研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是一部学养深厚因而成就辉煌的历史。沈阳军区总医院医学实验科

3、成立于1978年,在田庆生、初俊杰和刘亚革等主任的带领下,不断探索基础研究型科室在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内发展的道路,探索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结合的最佳路径。尤其是初俊杰担任科主任期间,大胆改革开放,积极探索前行,提出了'‘以科研养科研”的发展理念,积累厚重,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7年被批准为沈阳军区临床基础医学研究中心。马东初教授担任科主任以来,特别注重基础研究与临床的结合。上任之初,就在导师吴祖泽院士的指导下,启动了自体CIK(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技术的前临床研究,建

4、立了GMP条件下CIK细胞大规模培养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十一五”期间学科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确立了以转化医学为核心,以第三类医疗技术为切入点的发展模式。2010年,按国际标准建成了一个拥有多个步入式操作间和独立质控单元的大型cGMP洁净室。cGMP洁净室符合我国《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及现行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并严格遵照国家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队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相关检查准入标准,开展“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等第三类医疗技术,并获批临床应用。2011年,医学实验科与

5、肿瘤科、放射治疗科和介入治疗科等相关科室合作被批准为全军肿瘤诊治中心。作为转化医学的平台和基础与临床连接的桥梁,多年来学科以勤奋严谨、锐意进取的精神,努力培养专业队伍,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造血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在干细胞分离、纯化、鉴定和冷冻保存及增殖分化调控等研究方面有着长期的工作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科合作开展了国际上第一例胎肝干细胞移植工作;在免疫学研究方面,较早地开展了抗人大肠癌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及免疫学诊断的研究和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免疫过继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一些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6、这些工作积累,对于推动形成基础紧密结合临床和医教研全面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医院对学科投入的逐渐加大,使学科的各项建设,包括学术水平、学科规模、设备装置、综合实力、人才梯队等,均有明显提升,为学科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一个医学创新的实验园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学科开展一切工作的总原则,为广大军地患者服务是学科发展的宗旨,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室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更好地为广大军地患者服务,学科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现有格局和运行模式,按照“医院发展战略纲要”,以转化医学为核心,以第三类医疗技术为切入点,强力打造生物技术转

7、化平台,强化“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协作中心”和“干细胞临床应用协作中心”建设,使相关第三类医疗技术能高效准入,安全平稳运行,并努力使其最终形成临床应用指南;强力打造基础科研支撑平台,强化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学理论和技术建设,为以第三类医疗技术方式准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和新方案准备技术、理论和人才;强力打造分子诊断和质量控制平台,强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分子诊断技术的临床转化,为相关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和新方案的临床应用把好质量关,并最终实现个体化的临床应用。学科努力加强与相关临床科室在多种模式下的合作与协作,不断促进

8、相关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和新方案的临床转化,同时,学科也不断拓宽渠道,努力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不断促进学术交流和新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