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泄泻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泄泻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ID:32944290

大小:57.8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泄泻在临床护理中应用_第1页
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泄泻在临床护理中应用_第2页
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泄泻在临床护理中应用_第3页
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泄泻在临床护理中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泄泻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泄泻在临床护理中应用陆雅丽宿迁市中医院儿科江苏宿迁223800【摘要】目的总结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治疗泄泻患儿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同期泄泻病例34例,将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1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蒙脱石散(思密达),用法用量可参照药品说明或或遵医嘱。5d为一疗程,同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穴位按摩治疗,比较2组病例治疗护理后两组临床疗效及止泻、饮食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0.59%,有效率94.12%,对照组治愈率29.41%,有效率76.47%,组间比较具有显著

2、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平均止泻时间(2.65±0.93)>饮食恢复时间(2.53±0.75),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照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按摩疗法治疗小儿泄泻具有操作简单、无痛苦、起效快,可明显缩短止泻、饮食恢复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关键词】泻泄;穴位按摩;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6・泄泻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或如水样为特征。木病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

3、儿,而且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夏秋季节最为多见。不同季节发牛的泄泻,证候表现有所不同。婴幼儿因形气未充,脾常不足,易于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导致脾病湿盛而发牛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起病急聚,泄下过度,则易致气阴两伤,甚或阴竭阳脱而危及牛命;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1]。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保健按摩;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手法渗透力强,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目的。中医十步穴位按摩消食健胃,穴位按摩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

4、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儿科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泄泻患儿34例。年龄在4月〜3岁,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中医儿科学》[2]诊断标准;其中湿热泻6例、寒湿泻13例、伤食泻15例。随机将患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7例,两组患儿年龄比例、病程、病情、证型数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儿应注意预防和纠正脱水,症状较轻者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6〜8h,但不禁饮,同时静脉补液。1.2.1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蒙脱石散(思密达),用法用量可参照药品说明或或遵医嘱。5d为一疗程,同吋行常规

5、护理,1.2.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穴位按摩,⑴操作前评估:全身情况:观察患儿精神状况,皮肤色泽,大便性质,生命体征等。局部情况:按摩部位皮肤有无炎症、皮肤过敏、破溃等。心理反应:患儿紧张度,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对预后的态度,便于健康教育。合作程度:评估患儿及家长合作程度,了解家长是否接受穴位按摩。⑵操作前准备:调节好室内适宜的温湿度,滑石粉一份,护士向家长解释操作目的及方法,取得家长及患儿配合,取适宜的体位。⑶具体操作:①推三关:用拇指从(风关、气关、命关)方向推约60次,对侧方法约60次;②退六腑: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推约120次;③

6、运八卦:(穴位乾坤、坎离、泽兑、震巽),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在手心顺逆方向按摩各约60次;④摩腹:用食指、无名指指腹,以肚脐为中心,顺逆按摩各约100次;⑤拿肚角:(天枢穴),用拇、食指在脐旁两寸点或揉约60下;⑥揉长强:用指腹在紙骨端下揉约120次;⑦推七节骨:用双拇指贴脊椎两旁由下至上推,至皮肤发红为止;⑧捏脊:在腰脊椎两旁用双手拿起-块皮肤,轻轻提起稍停片刻,松开前移,再拿捏起一块肌肉,放松再做,捏至胸椎,重复3遍;⑨疏通经络:用食指和中指从胸椎两侧往下滑动到腰椎,约120次为准,力度根据患儿情况而定。⑩揉足三里:用指腹在患儿小腿外侧,约在外膝眼下三寸,小腿骨外横指

7、,轻柔60〜120次。每日治疗1次,3次1疗程。1.3疗效评定标准[3]:治愈:治疗后48h内,湿热泻、寒湿泻、伤食泻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性状正常,次数每tl≤2次;有效:治疗后72h内,“三症“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性状趋于正常,较治疗前水分明显减少,次数每日≤4次;无效:治疗>72h后,三症“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大便性状、次数较治疗前无明显好转。1.4统计学方法釆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数据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及止泻、饮食恢复时间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