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

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

ID:32944797

大小:60.4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_第1页
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_第2页
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摘要: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于本院择期骨科下肢手术且ASAII❷III的老年患者60例。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0.5%盐酸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麻醉,试验组使用0.5%左旋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麻醉,各30例。观察记录麻醉后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的变化,记录感觉、运动阻滞的变化,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质量和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BP、HR和Sp02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平上界和运动阻滞

2、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质量和不良事件无显著性差异(P>0.05)o关键词:麻醉左旋布比卡因结论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应,且具有与布比卡因相同的安全性。我院骨科老年患者逐渐增多,给麻醉的安全性处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选择椎管内麻醉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的发生率。左旋布比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药代和药效学特性与布比卡因相似,其对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低于布比卡因。本研究通过与0.5%布比卡因对照,观察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

3、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及分组: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0❷88岁,男27例,女33例,ASAII❷III级。随机分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都不同程度合并内科疾病,对于存在穿刺部位感染、硬膜外穿刺困难、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脊柱畸形、严重心肺疾病患者给予排除。1.2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常规建立静脉通路,输注复方林格液300〜500ml扩容,监测BP、ECG、HR、Sp02,面罩吸氧。常规操作完毕后,取患侧在上侧卧位,手术床头低脚高位(10〜15度),选择L3-4间隙行腰硬联合阻滞,腰麻针通过硬膜外针达蛛网膜下腔有脑脊液流出后,

4、对照组注入0.5%布比卡因轻比重液(0.75%布比卡因和灭菌注射用水2:1体积混合)1.5ml,注射速度0.lml/s,试验组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轻比重液(0.75%左旋布比卡因和灭菌注射用水2:1体积混合)1.5ml,注射速度0.lml/s,注药后放置硬膜外导管并保持平卧位15min0用针刺法侧试阻滞平面是否达T10,若未达T10,再追加0.894%罗哌卡因,直至平满意。如果血压降低基础值的30%或SEP低90mmHg,需加快输液或静脉注射麻黄碱5〜10mg,心动过缓者给予阿托品0.5mgo两组记录麻醉前和麻醉后(每5分钟记录一次)的无创血压(BP)、心率(HR)、脉搏

5、血氧饱和度(Sp02)。采用针刺法测定感觉和痛觉阻滞平面,在注药后每间隔3min测麻醉平面1次,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平面满意后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评定运动神经阻滞的程度,无阻滞为0分,不能抬腿能屈膝、踝关节为1分,仅能屈踝关节为2分,下肢完全不能动为3分。麻醉质量评估:优良(无痛,不需要额外的麻醉药);满意(可承受的疼痛,不需要额外的麻醉药);不满意(不可承受的疼痛,需要额外的麻醉药)。观察给药后至出院前的不良事件。1.3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