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

ID:32945694

大小:56.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_第1页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_第2页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_第3页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四川省医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摘要】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对比结果,总结经验。结果:通过分析研究记录的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危险期和心律异常症状缓解时间都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t;0.05)o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时

2、,效果显著,但在护理中要注意预防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误诊。【关键词】再灌注心律失常;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图分类号】R541.7;R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150-01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⑴。近些年为了提高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受到广泛关注。木次研究,对我院25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利用胺碘酮治疗护理,目的在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治疗效率,降低病死率。现

3、将研究具体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基木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患者50例,纳入标准为排除严重心脏病患者、肝肾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碘过敏患者、甲状腺病变患者等。对照组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24±10.52)岁,根据心率失常症状表现可分为室性心动过速1例、房性早搏3例、室性早搏9例、心室颤动4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房颤动3例、房性心动过速2例;观察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4

4、5-77岁,平均年龄(61.13±11.28)岁,根据心率失常症状表现可分为室性心动过速1例、房性早搏3例、室性早搏8例、心室颤动4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房颤动3例、房性心动过速3例。两组患者与研究相关的资料对比后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⑵。1.2方法1.2.1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监测;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给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硝酸酯类等药物;观察组患者同时静脉滴注胺碘酮,将500mg胺碘酮注入500ml的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滴注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心电

5、图。1.2.2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注意预防不良反应,静滴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肠胃道不适、甲状腺机能异常、肺脏不良反应、血压异常、氨基转移酶异常、肝炎、皮肤石板蓝样色素沉着等,多数不良反应是由于用药剂量和疗程导致,岀现吋可适量调整药量,或者延长用药间隔吋间;②注意预防诊断干扰,治疗期间,因为胺碘酮的使用可能会有患者出现体内酶异常,最常见的就是碱性磷酸酶增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患者心电监测过程中心电图的P・R及QT间期延长,

6、有的患者还会岀现心电图T波增宽伴随减低或者双向出现u波,这些心电图变化可能影响对患者病情恢复程度的诊断,导致停药或换药等误诊;甲状腺异常也会影响诊断,因为胺碘酮的特异性,甲状腺功能异常持续吋间长,这就容易误导医生出现错诊;③注意用药的相互作用,给患者用药期间要注意胺碘酮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①因为胺碘酮会使血浆中的氟卡奈、苯妥英、奎尼丁等浓度增加,所以与其他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合用时注意减少剂量,以防药物对心脏作用过大;②会加强华法林、双香豆素等药物的抗凝作用,还会影响低分子肝素活性;③禁止与排钾利尿

7、剂联用,会加剧血钾过低导致的心律失常。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危险期及心律失常症状缓解时间,最后做对比分析。1.4数据统计和处理分析研究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x±s),以是否P<0.05作评判标准,表示统计学意义。2结果通过分析研究记录的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危险期和心律异常症状缓解时间都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情见表1。3讨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上升,病死率上升,治疗急性心肌

8、梗死的同时预防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有很大帮助。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作为其常见并发症,治疗及预防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我院研究,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研究结果发现只用胺碘酮患者的危险期及症状缓解时间会明显减少,治疗效高良好。胺碘酮是一种III类抗心律失常药,作用机制是延缓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减缓传导速度,从而消除折返激动;同吋可以选择性地扩张冠状动脉,进而增加冠脉的血流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