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讲究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ID:32949353

大小:56.4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8

讲究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_第1页
讲究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_第2页
讲究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_第3页
讲究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_第4页
讲究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讲究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讲究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摘要新课程标准把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树立新理念,讲究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关键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提高问题情境的实效性数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

2、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情境图,主动地学习数学,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每一堂课特别是新课的教学前,我们要先考虑教材中的情境图怎么个用法?用得合适不合适,用足了没有?除了用好教材上的情境图外,还要研究如何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数学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情境越熟悉,学习效率就越高。数学源于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2)

3、要合理把握情境图的呈现方式和呈现时机。(3)要将静态情景图转化为操作性的动态情境。(4)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考虑到情境对问题的指向性与暗示性,以有利于诱发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教学中最好不要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而是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例如在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老师打算到花店买一束花送给我的母亲,你们帮老师想想怎样买花?”接下来出示情境图:玫瑰花每枝5元;康乃馨每束8枝,共24元;菊花每束4枝,共8元;百合花每枝4元。然后让学生说说获

4、得的信息,再由学生大胆提出数学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有的学生说:“我想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要花多少钱呢?”……学生能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是件很高兴的事,自然会关注信息图,从而进行数学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而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问题,并做出解释,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二、关注课堂生成性资源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的理念说明: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经历一个数

5、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课堂是动态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而是根据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中我们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善于捕捉课堂中有价值的生成资源。一方面,教师课前要进行精心预设,为在学习中可能自然生成的资源搭设生成的平台;另一方面,课堂上还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关注动态生成资源。当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跃起来时,教师能否及时捕捉有效的生成资源,并充分利用这个资源进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关注因预设而产生的资源外,我觉得还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生成资源。(1)关注学

6、生的“节外生枝”。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参与课堂,在课堂中往往出现了许多“节外生枝”的现象,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而必须捕捉有价值的“意外”资源,给予适当的引领,并即时纳入二度设计中,让学生顺着自己的意向不断深入。(2)关注学生的错误资源。学生存在着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在课堂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应该注意选择,如果是一部分学生都出现错误,就应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找出错误的地方、原因,进行分析,并加以强化训练。如果只是个别学生出现的错误,我们只需个别辅导,无需作为资源进行探究。面对有意义的生成资源,教师千万

7、不要轻易放弃,任之流失,而应该及时抓住,并尽力把它放大,让学生积极探索。而对于出现的个别错误,也应该给予必要的辅导。三、注重课堂评价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新的评价理念要求教师重视评价对象的主体参与意识,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互动的评价方式。(1)生生互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当学生回答的答案与别人不一致或到黑板板演后,教师不要急于

8、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而是组织学生评价,指出同学做得好的地方或不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