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

ID:32949967

大小:56.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_第1页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_第2页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_第3页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旺静然(河北唐县雹水乡黄金峪小学,河北唐县072350)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09-0042-01摘要:联系学牛牛活实际的数学教学其教学效果颇佳,利用学牛牛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结合学牛牛活实际学习新知;注重从现实生活中产生例题是木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关键词:生活实际;数学教学;效果颇佳数学源于牛活,将数学教学牛活化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要捕捉牛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牛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牛亲身经

2、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使学生理解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情境,把问题情境与学牛的牛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牛亲自体验来自牛活情境中的问题,既可以激发学牛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乂能沟通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和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尤为重要。一般,教师要选择创设有探索性的情景或创设有趣的情景,才能使数学问题

3、牛活化,更具实际。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如在教学“比的基木性质”的教学导入时,这样设计:“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关比例的应用无处不在,你知道我们人体上有多少有趣的比例吗?”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通过事例说明:“将人的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自己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自己身高的长度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好处,买袜子或鞋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浇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

4、子是否适合你穿,人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等,这些都是用人身体的比组成的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下面我们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象这样的创设情境符合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能激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让学生量一下事先准备好的小红旗的长和宽,写出长和宽的比后,让学生量比较大一点的红旗后再引导让学生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最后再让学生自己设计一面大的红旗,但长和宽的比不能改变,学生明白了书本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二、利用生活问题引入新知在教

5、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吋,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

6、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再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吋,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小明在操场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要求铺多大,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动画片断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所以他们很快地就投

7、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新知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吋,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

8、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过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演岀。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