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思索及对策

论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思索及对策

ID:32950053

大小:61.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8

论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思索及对策_第1页
论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思索及对策_第2页
论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思索及对策_第3页
论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思索及对策_第4页
论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思索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思索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思索及对策【摘要】本文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关键词】质量监督管理问题1.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在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工程质量是建筑行业永恒的主题,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的核心。随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各种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相继出台和实施,质量监督管理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深化监督机构改革,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同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遏制恶性工

2、程质量事故的发生,促进工程质量的稳步提高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当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了人民居住条件。这时,国营、集体、民营、个体开发商、承建商纷纷涌入房地产市场,使得一些工程建设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引起在新的情况下对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思考。2.1现行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监督技术较落后我国每年几千万人从事建筑活动,竣工十几亿平方米的房屋工程,形成上万亿元的固定资产。参与建筑活动的单位也越来越多,从滋工、勘察、设计单位扩大到建设、监

3、理、检测等单位;工程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大量使用,专业化施工队伍蓬勃发展;质量责任主体变动频繁,建筑活动各方主体改革、改制、更名、重组活动增多,人员和队伍流动性加大;官商结合,行政干预难以抵挡,借所谓的开发区工程、招商引资工程等,大搞特殊政策;参与建筑活动各方结成利益同盟,追逐利益最大化,减少投入,降低质量,增大使用期费用,损害使用者利益。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面对如此复杂的建筑市场环境,现行质监体系越来越力不从心。亟待改进和完善。同时,质量监督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一些监督机构的现有素

4、质,尚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首先表现在人员素质上,长期以来,由于编制和管理方式等原因,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中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素质参差不齐,离“既要对法律法规非常熟悉,又要对强制性技术标准非常熟悉”的要求很远,县级监督机构这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其次技术装备落后,缺乏现代化的检测手段,监督方法远远落后于科技发展水平,影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难以适应当前建设工程发展的需要。2.2质量监督责任不明确,颠倒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产品的制造者以产品直接负责的规律,而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为是政府授权的,质量监督是政府

5、管理行为的延伸,政府同样也成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质量监督责任的不明确,客观上造成了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现行三部到位等级核定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方式的矛盾与不和谐,形成了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2.3监督机构的监督方式单一,无法实现全面监控建筑工程工期长、多专业、多工种和材料设备多品种的特点,决定了传统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方式已经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单纯依赖质量监督机构的几次到位。质监机构在质监方法上的发展创新速度远远低于其组织机构建没速度。施工几百天,"判断”一阵子,

6、难免使监督的全面性受到约束,造成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核验、评定和有效控制。2.4质监人员素质不高,执法不严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设备、监督理论和经验乃至权威性虽然取得了质的变化,但一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不高、自我廉政、勤政约束机构不健全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这些势必影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直接削弱了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亟待改进和完善。同时,我国工程质量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在立法工作中的缺陷、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的不完善及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对违反法律法规的

7、情况,执法者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条例来指导,导致执法受到影响。讲人情、人际关系的复杂或者有关部门的不正常干涉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公正执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常建设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的调查取证工作由质量监督机构来实施,是否进行执法处罚靠主管部门决定。往往当监督机构提出处罚申请后,受其他外来干涉影响,受到处罚只占极少数,这就影响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威慑力。1.加强当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筑市场需求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机制,构筑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

8、程质量监督保证机制。3.1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规范监督管理程序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要完善,就要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并规定要持证上岗;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