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囊肿治疗体会

脾囊肿治疗体会

ID:32950965

大小:54.2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脾囊肿治疗体会_第1页
脾囊肿治疗体会_第2页
脾囊肿治疗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脾囊肿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脾囊肿治疗体会陈来教(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职工医院150822)【中图分类号】R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1-0347-02【摘要】目的探讨脾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讨论脾囊肿病例。结果7例均手术治疗,行全脾切除4例,其中1例保留了副脾,1例行脾片移植;行半脾及囊肿切除3例。木组均治愈。结论木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应根据囊肿的部位、大小、性质,分别选择全脾切除,半脾或脾部分切除。【关键词】脾囊肿治疗体会脾囊肿属于临床少见病,是脾组织的瘤样囊性病变;临床上可分为寄牛虫性囊肿和非寄牛虫性囊肿,后者

2、乂分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两类。寄牛虫性囊肿由棘球绦虫属的包虫囊构成,为幼虫经血进入脾内发育牛长成寄牛虫性囊肿,囊内壁无衬覆上皮,囊内有寄牛虫虫体或虫卵及坏死组织,2%的棘球坳病中可有脾包虫囊肿,常与肝、肺棘球坳病并存,在我国北方畜牧地区可见。非寄牛虫性真性囊肿有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血管和淋巴管囊肿等,它与假性囊肿的区别在于囊内壁被覆扁平、立方或柱状上皮。其中表皮样囊肿多见于青年,常为单发性,最大直径可达31cm,囊内液体多达4000ml,色质浓稠,为淡红色或褐色,可有胆固醇结晶;病理形态可见囊内壁衬以鳞状上皮,基膜平整,无表皮钉突,无皮肤附

3、属器。而表皮样囊肿来源不明,可能为胚胎期胃背侧系膜或中肾管的细胞误入脾内发育而成;临床多无明显症状,极为罕见,常在B超查体时发现。假性囊肿较真性囊肿多见,约占非寄牛虫囊肿的80%,囊肿多为单房性,可以很大,多有外伤或栓塞史。一、临床表现小的脾囊肿通常不引起临床症状,当囊肿增大到一定程度压迫周围脏器时,才多因左上腹疼痛不适及左上腹肿物就诊,少数患者可伴有腰背部疼痛。二、问诊要点脾囊肿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如患者主诉为左上腹疼痛不适吋,应想到脾囊肿的可能。三、体格检查多数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少数患者在腹部查体时可在左上腹部扪及圆形肿块。四、临床

4、诊断患者多无症状,少数主诉为左上腹疼痛不适、“消化不良”或自觉左上腹肿物。查体多无阳性体征,少数可触及左上腹部圆形肿物。B超,CT或MRI提示脾增大,内有液性改变。五、鉴别诊断1•脾肿瘤小的脾肿瘤可无症状、体征,肿瘤增大吋可出现左上腹不适等压迫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通常鉴别不难。2.脾脓肿脾脓肿一般来自血行感染,多为全身感染疾病的并发症。临床上表现为高热、寒战、左上腹疼痛。查体可有左上腹触痛、腹肌紧张、脾区叩击痛。B超、CT等检查均有助于鉴别。六、治疗原则较小的囊肿一般不必手术治疗,随访即可。直径>;5cm的囊肿或有压迫症状和有

5、破裂可能的囊肿以及寄生虫性和感染性囊肿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也有学者认为,对于直径>;2cm,贴近脾门的囊肿,患者无较人手术危险因素时,是手术治疗的相对适应证。手术方式应根据囊肿的部位、大小、性质及患者病情来决定。如果囊肿位于脾门或脾体的中间部位可行全脾切除,有副脾应予保留;如患者--般情况良好,可选择健康的脾组织行大网膜囊内脾片移植;如果囊肿位于脾上极或脾下极可行半脾切除或脾部分切除。近年来有学者报道应用腹腔镜技术行脾切除及脾部分切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B超引导下脾囊肿穿刺引流后注入无水酒精使囊肿壁坏死、萎缩和塌陷,也可用于脾囊肿的

6、治疗。七、注意事项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大部分病例可明确诊断,但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尤其当囊肿较大时与脾恶性肿瘤不易鉴别,更不能做岀定性诊断,此吋应行开腹探查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