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角度下隐喻及文化探究

认知角度下隐喻及文化探究

ID:32951221

大小:54.6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认知角度下隐喻及文化探究_第1页
认知角度下隐喻及文化探究_第2页
认知角度下隐喻及文化探究_第3页
认知角度下隐喻及文化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认知角度下隐喻及文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认知角度下隐喻及文化探究[摘要]隐喻长期以来被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认知理论则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人们用一种领域诠释另一领域的行为方式。作为语言根基所在的文化,与隐喻密切相关。文化是隐喻概念形成的源泉,隐喻是文化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汉英"爱情”与“愤怒”隐喻的分析,揭示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变迁。[关键词]隐喻;文化差异;“爱情”隐喻;"愤怒”隐喻一、引言对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当时隐喻被视作是对语言的修饰。1980年莱考夫与约翰逊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被视作认知语言学的开端。书中提到'‘隐喻贯穿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不仅渗透在语言中,而且体现在思想和行为中。”他们将隐喻

2、看作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一种系统方式,即概念隐喻。概念隐喻认为隐喻的结构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源域通常是比较具体形象的概念,目标域一般是较为抽象难懂的概念。莱考夫与约翰逊指出,每种体验都发生在广阔的文化预设背景之下。可见隐喻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学家Quinn称,语言表达中的隐喻不仅是个体情感结构外在体现,而且是不同文化模式的反映。隐喻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影响人们探索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本文通过对''爱情”和“愤怒”隐喻的研究,揭示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变迁。二、'‘爱情”隐喻折射中国文化变迁汉语中对“爱情”的隐喻古代和现代有很大差别。古时“爱情”隐喻有佳句“在天愿为比翼鸟

3、,在地愿为连理枝”。对“爱情”这一抽象无形的概念,处在源域的“比翼鸟”''连理枝”的这些具体事物表达出人们对爱情或婚姻成双成对,永结同心含义的理解。封建传统婚姻是双方家族利益的手段,爱情极其罕见。然而制度的束缚没有阻挡人们对爱情的憧憬,古代文学作品中“爱情”隐喻的生动描写和赞誉是人们对爱情的神圣崇尚与完美幻想的体现。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与金钱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对爱情和"婚姻”的隐喻中也出现了商品货币和昂贵物品等概念。如“婚姻是生意”的隐喻。婚姻与生意的映射关系为:婚姻如生意,通过夫妻双方的共同经营才能维持。婚姻也是投资,需要双方付出时间与情感。古时“爱情”是“比翼鸟”

4、、“连理枝”,现代“爱情”是“生意”,既表明了人们对爱情的认识的差异,也是中国社会文化变化的特征。三、'‘愤怒”隐喻体现汉英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愤怒”情感时,都有“愤怒是火”的概念隐喻。…这是由于相似的身体结构具有相同的生理反应,如体温升高,血压上涨等。“愤怒是火”隐喻表现出人类许多行动和活动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然而,不同文化背景使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认知模式。他们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投射到语言上,使隐喻呈现出各自民族特点。如汉语中“愤怒是气体”,而英语中“愤怒是液体”。1、汉语:愤怒是气中国人相信"天人合一”的境界,“气”被认为是普遍存在于世界的物质。“愤怒

5、”比作“气”还可追溯到中国的“阴阳”理论。“元气说”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按阴阳理论,气和火属“阳”,水属“阴”。因此就有了"愤怒是气”的概念。再比如:他气冲冲地走了进来。她气势汹汹地问我。2、英语:愤怒是热的液体海洋型地理发展起来的西方文化认为"水”是生命本源,所以表达为“愤怒是容器中的热液体”。人的身体就像是感情的容器,愤怒就是容器中热的液体。比如:Sheisbcdlingoverrage.(直译:她体内沸腾着愤怒。)Ihadreachedmyboilingpoint.(直译:我已达到沸点。)英语和汉语通过“液体"和“气体”这些具体事物的特点来映射抽象的

6、情感概念“愤怒”,是由于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传统,生存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四、结语通过对汉语古今"爱情”隐喻的分析表现出人们对爱情概念理解的变化,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发展。尽管英汉“愤怒”的隐喻概念外部经验的表达都有"愤怒是火”,但英语选择了“火和液体”隐喻,汉语选择了“火和气体”隐喻,表现出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通过对“爱情”和“愤怒”隐喻的研究,不仅体现了中国内部文化的发展,而且发掘了英汉各自独特的文化蕴涵,可见,在文化内部及跨文化间对隐喻的研究,对文化差异研究有重要意义。作者简介:王乐(1986—),女,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二语习得与测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