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彩色超声和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

肾癌彩色超声和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

ID:32951415

大小:57.3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8

肾癌彩色超声和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_第1页
肾癌彩色超声和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_第2页
肾癌彩色超声和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_第3页
肾癌彩色超声和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_第4页
肾癌彩色超声和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癌彩色超声和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肾癌彩色超声和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和CT两种检查方法,探讨彩色超声及螺旋CT对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癌49例的超声声像图和彩色血流,与螺旋CT做对照分析。结果49例行彩色超声检查有28例呈低回声,11例中等回声,4例稍高回声,6例混合回声;在同样的49例癌灶中,CT平扫25例呈低密度,14例呈等密度,4例低高密度,6例混杂密度;增强扫描皮质期9例癌灶与肾皮质增强程度相近,5例癌灶皮质期增强程度低于肾皮质;实质期、肾盂期癌灶增强程度下降,肾盂期癌灶境界显示清晰。结论彩色超声、螺旋CT是目前诊断肾癌的主要手段,彩色超声对肾癌的

2、敏感性高,而增强CT对肾癌的确诊率高,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肾癌的诊断准确率。【关键词】彩色超声;螺旋CT;肾癌肾癌是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肾脏恶性肿瘤的85%左右,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主要临床症状有血尿、腰痛和肿块[1]。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及CT已成为临床上诊断肾癌常用的检查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对49例肾癌的彩色超声及螺旋CT表现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采用两种检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诊断水平。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搜集我院2002年1月一一2013年1月行多层螺旋CT及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所证实的49例肾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4例,女性15

3、例。年龄22-83岁,平均年龄约52.5岁。49例患者中26例为临床无症状经体检偶然发现;腰痛11例;血尿6例;腰痛伴血尿6例;行彩色超声检查,均提示肾内占位性病变。同样的49例患者行螺旋CT检查,均发现病灶。所有癌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透明细胞癌34例,颗粒细胞癌9例,混合型肾癌6例。1.2仪器与方法超声采用日立EUB5500.HDI4000.GE500PR0等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3.5-5.OMHzo超声常规检查肾脏,测量肿瘤大小,观察回声、形态、有无分隔及结节等。CDFI观察病灶内部及边缘的血流情况。再使用SIEMENSPLUS4型或SIEMENSSOMATOMDe

4、finitionAS螺旋CT机扫描检查。检查前常规禁食8h,检查前0.5-1h口服3%泛影葡胺1000ml充盈胃肠道。先行肾脏平扫,层厚为8伽,螺距为1.0。然后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80ml优维显,速率为2-3ml/s,层厚为8mm,螺距为1.0,局部行3mm薄层扫描。注射对比剂后30s行动脉期(皮质期)扫描,90s后以同样条件进行静脉期(髓质期)扫描。扫描期间病人在深吸气后屏气。2结果超声检查49例肾癌病人中,有28例呈低回声,11例中等回声,4例稍高回声,6例混合回声。螺旋CT检查:平扫表现均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1.2-15cm不等

5、,有25例呈低密度,14例呈等密度,4例低高密度,6例混杂密度。癌灶轮廓局限于肾轮廓内者29例,突起出肾轮廓外者20例,肾周脂肪间隙清楚或模糊不清。增强CT表现皮质期4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29例呈明显强化,CT值50Hu-180Hu,其中9例与皮质增强程度相近。5例癌灶皮质期增强程度低于肾皮质;实质期9例癌灶增强程度明显下降,癌灶境界模糊,4例癌灶增强程度小幅度下降。肾盂期所有癌灶增强程度均较实质期有所下降,癌灶境界显示清晰,其中4例邻近肾盏或肾盂有轻度受压征像,1例转移至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3讨论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在肾实质内,以透明细胞癌最常见,占肾癌60%-85%,

6、大多数为单发,双侧发病者仅占2%左右。临床上当患者出现血尿、腰痛及肿块三大症状时,已属晚期,预后较差。早期肾癌不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肿瘤直径3Wcm的小肾癌,局限于肾包膜内,按照肾癌的Robson分期法,属于I期,手术治疗,预后较好,术后5年生存率达80%以上[2]。所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肾癌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B超及CT在临床上的普及,也大大提高了肾脏小占位病变的检出率[3]。目前超声检查被认为是筛查和诊断肾恶性肿瘤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而增强CT被认为是鉴别良、恶性肾肿瘤的标准,所以在定性诊断上,增强CT明显优于常规超声[4]。超声检查通常是根据肾脏肿瘤的位置、边缘

7、、形态、内部回声及其与周围邻近组织的关系等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再结合彩色多普勒参数,如收缩期峰值速度(cm/s)、阻力指数(RI)以及肿瘤内血流显示率情况等对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本组有21例小肾癌(其中双肾发病一例占2%左右),临床无明显症状,均为体检B超发现,超声表现肿瘤局限于肾包膜内,内部回声欠均匀或不均匀,少数肿瘤有假包膜;彩色多普勒检查:11例在结节内及边缘的彩色血流呈点状、短杆状或呈分支状,一般动脉流速约13-58.8cm/s,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