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x线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

胃息肉x线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

ID:32952203

大小:55.0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胃息肉x线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_第1页
胃息肉x线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_第2页
胃息肉x线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胃息肉x线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胃息肉X线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孙连明王亚明刘平(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放射科内蒙古牙克石022150)【中图分类号】R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3-0287-01【摘要】目的探讨胃息肉气锁双重造影表现,提高诊断胃息肉的能力。材料与方法木组选择经气顿双重造影检查,X线征象典型胃息肉30例,其中势18例,女12例。结果病变发牛于胃窦12例,胃体10例,弥漫性8例。病变呈炎性增牛型21例,腺瘤型9例。病变多发14例,单发16例。结论气顿双重造影检查结合内窥镜及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息肉的主要方法。【关键词】胃息肉气顿双重

2、造影胃息肉临床上常常无症状或明显特殊症状,多数在检查中偶然发现,木文结合纤维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主要探讨胃息肉的X线表现,为临床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木组30例,其中势18例,女12例。经气顿双重造影检查,X线征象典型,均一次性诊断,全部经胃镜检查和病理诊断证实。2结果病变发牛于胃窦12例,胃体10例,弥漫性8例。病变呈炎性增生型21例,腺瘤型9例。病变多发14例,单发16例。病变呈炎性增牛型31.例,气锁双重造影显示粘膜表面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性充盈缺损,大小在3-15mm之间,平均约8mm。腺瘤型9例,单发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影,大小在

3、8-25mm之间,平均约15mmo合并胃幽门粘膜脱垂进入十二指肠球部2例。3讨论胃息肉指的是由于胃粘膜上皮异常增殖而形成的突入胃腔的病变,一般为良性病变,多数无临床症状,少数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暧气,个别有呕血、黑便,炎性增牛性息肉纤维胃镜检查可见单发或多发,无蒂或有蒂,表面光滑,色泽正常或稍红,突出表面,直径多小于10mmo病理学特征为小凹上皮性腺管的延长或分枝,固有腺的增殖或囊泡形成,粘膜固有层增加,细胞侵润,间质水肿,粘膜肌层突起。腺瘤性息肉胃镜检查所见多呈单发,球形病灶,部分有蒂或亚蒂,直径在1—15mm,表面光滑或呈颗粒状,色

4、泽充血变红,病理学特征为腺上皮均有不同程度异型增生,分为管状腺瘤及绒毛状腺瘤。根据临床、病理及X线表现,不同学者或团体对其有不同分型,根据个数及部位分为单发性息肉、多发孤立性息肉、多发性弥漫性息肉病;按形态分类,大致分为无蒂或有蒂两类、山田将其分为4型:I型:隆起基底广,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呈钝角;II型:无蒂,基底部有界限,与周围组织呈直角;III型:基底部有切迹形成,亚蒂;IV型:有蒂。改良的息肉分型:1•无蒂性,2.亚蒂性,3.有蒂性。按组织学发生类型分类,普遍采用Morson分类:1•新生物性(腺瘤),2•错构瘤性,3•炎性再生性(增

5、生性息肉),4•未分类。腺瘤属于肿瘤性息肉,其恶变程度高,其它非肿瘤性息肉恶变程度低,所以判定其病理学特征至关重要。胃肉X线表现主要有:1.基本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光滑充盈缺损影,切线位显示为突入胃腔内的圆形软组织影。2•好发于幽门区、胃窦及胃体的前后壁。3•单发或多发。4•有蒂或无蒂,带蒂较长者有一定活动度,以压迫像显示明显,个别胃窦带蒂息肉通过胃蠕动波进入十二指肠球。5.炎性增生性息肉常单发或多发,形态较小,腺瘤性息肉常单发,形态较大。6.局部胃小区、小沟消失,粘膜皱舉展平,周围粘膜正常。7.胃壁柔软,蠕动存在。8•息肉较大、形态欠规则吋,

6、不易与早期胃癌区别。胃息肉X线检查方法多采用气顿双重法及压迫法,压迫法可显示胃窦及胃体下部隆起性病变,压迫力度一般为轻度或中度;气做双重法可显示较小的息肉,尤其是病变位于胃底或胃体上部。笔者根据工作中的体会认为,患者缓慢转动体位,胃粘膜表面充分均匀涂锁对隆起性病变显示效果更明显。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有不确定的充盈缺损影时,让患者左右转动体位一次或多次,重新均匀涂做观察,再不能确定吋,局部少量充盈顿剂,用压迫器轻至中度压迫进行观察,检查过程中,一定要排除气泡的干扰。胃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在临床上多数不需特殊治疗,较大者腺瘤易癌变,管状腺瘤癌变率1

7、0%,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50—70%,早期发现,进行活体病理检查,明确其组织学改变。定期随访,注意息肉大小、形态有无变化,及早发现癌变倾向,X线检查必不可少。参考文献⑴陈九如,陆军,杨承荣,等•胃良性肿瘤的X线检查和征象探讨.临床放射学杂志,1984,3:61-64⑵尚克中,陈九如主编•胃肠道造影原理与诊断•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97.[3]周丽雅,林三仁主编.消化病学精要系列丛书一胃疾病.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1.⑷陈炽贤,郭启勇主编•实用放射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