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

ID:32953161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_第1页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_第2页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_第3页
资源描述: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刘志君毛惠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中图分类号]R446.l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8-0090-01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牛率20%-30%,透析中低血压可诱发严重的心率失常,心肌缺血,甚至死亡。尤其是老年人及营养不良的患者,近年来随着透析人群的老龄化,伴原发或继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增加,透析中低血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原因及机制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超滤脱水过多过快是导致透析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的常见原因,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所能耐

2、受的血容量下降程度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另外,开始进行透析时,血泵速度过快,大量血液在短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使循环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1.2透析的钠浓度过低和透析液温度过高:血浆钠的浓度是影响血浆晶体渗透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透析过程中其随透析液钠浓度不同而变化。使用钠浓度过低的透析液进行透析时,血液中的钠离子、肌肝等渗透溶质被清除,有效循环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过高的透析液温度(超过38度)可使中心血温升高,静脉内淤血,出现低血压1.3透析中进餐:透析中进餐使迷走神经兴奋,分泌大量的消化液,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

3、产生低血压。1.4营养不良:血液透析中随着肌肝,尿素氮的清除,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血浆白蛋白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血浆再充盈,保证有效血容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低蛋白血症,贫血患者容量减少的应急反应差,透析中容量减少时,机体不能有效提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容易产生低血压。1.5心脏因素:透析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左心功能减退,在透析过程中,当心脏灌注减少或外周阻力下降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常不能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心率来维持心排血量。心脏代偿机制的受损也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有关。1.6自主神经功能的病变:大多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交感神经及肾素血

4、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降低,血管对加压刺激的反应低下,不能有效的引起小动脉及小静脉的收缩,不能引起冋心血量增加及心排出量增加,不能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增多,从而不易维持血压的稳定。2预防2.1控制脱水速度和脱水量:确定合适的干体垂,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随时调整干体重,并瞩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幅度,体重增长以每天小于1千克,透析期间小于3千克为益,对透析期间体重增长过多者可改用超滤或血液滤过,也可预防低血压的发生。2.2改变透析的模式:对老年人、糖尿病人及心血管不稳定者,采用增加透析次数,序贯超滤透析,高钠透析(平均140

5、mmol/l,比较适宜),在透析结束前30-60分钟内将钠浓度调至正常,以减轻患者的口渴感。2.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目前有几种方法可以减少由此而产生的低血压;2.3.1低温透析35一36°C,可以改善心功能,维持心血管稳定。2.3.2透析中不进食,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透析前或透析中尽量避免进食,血透过程中如非要进食,吋间最好选在透析开始1—2小吋,劝导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尽量避免在透析3小时以后进食。2.3.3改用序贯超滤或血液滤过,能使压力感受器反射弧功能改善,维持血压平稳。3治疗透析过程中,如发生低血压吋,

6、迅速停止超滤,减慢血泵的转速,立即输入生理盐水100—200ml,或给予50%葡萄糖40—60ml,或应用代血浆,若效果不明显可重复使用上述药物,同时吸氧,有助于改善心肌功能,减少组织缺血和腺瞟吟核昔的释放。待生命体征平衡后,重新设定超滤率(低量起)。对慢性持续性低血压患者可给与盐酸米多君,左卡尼汀,舍曲林,对感染性休克及心源性低血压者可用升压药和强心药物,并进一步检查有无其他原因,必要时停止透析。总之,低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具体分析,在透析过程中,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志的变化,以及机器运转

7、的情况,多巡视多观察,每小时测呼吸,血压,脉搏一次,特殊情况随吋测量,准确做好记录,及时发现,早期纠正,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