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探析

职业素质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探析

ID:32953993

大小:56.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职业素质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探析_第1页
职业素质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探析_第2页
职业素质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探析_第3页
职业素质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职业素质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职业素质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探析阮伟卿威海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素质较难培养和测量。木文结合职业素质中的非专业素质要素与德国关键职业能力的比较,提出了客户服务岗位是培养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关键词:职业素质;关键能力;客户服务岗位;作者简介:阮伟卿,男,硕士,讲师,现就职于威海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方面的研究。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实践证明,企业对于高职类毕业生的基本职业技能较为认可,即使有欠缺,也愿意提供培训的机会,但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满意度较低。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个人期望与现实的差距,造成应届毕业生

2、频繁跳槽,对企业和个人均带来不良的影响。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发展性,既能为企业带來更长久的利益,也能使学生适应职业环境的变化,获得职业成功。因此,在校期间,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成为职业学院和企业面临的现实而迫切的问题。1职业素质一个人的职业素质形成,是在职业认知、职业动机、职业心理的基础上,在价值观和社会角色定位的影响下,形成的职业道徳和职业精神,通过职业行为体现岀来。对高职毕业生而言,是学生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职业素质要素可分为专业素质要素和非专业素质构成。专业索质要索包括专业知识、职业资质、职业

3、技能和职业行为,具有显性的特点,易于测量和习得。非专业素质要素包括心理要素、道徳要素和社会要素。职业心理耍素由职业意识、职业观念、职业动机、职业态度、进取、抗挫折等构成。职业道德要素由诚信、责任心、职业认同、敬业、服务、奉献等构成。职业社会要素由独立、合作、团结、竞争等构成的社会要素。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提出的素质冰山模型,“冰山以上部分”代表高职生的专业素质要素,“冰山以下部分”代表非专业素质要素。“冰山以下部分”是内在的无法用尺度进行衡量的,也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根据洋葱模型,把个体素养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洋葱结构,最核心的是动机,然后向外依次展开为个性、

4、自我形象与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知识、技能。越向外层,越易于培养和评价;越向内层,越难以评价和习得。非专业素质要素处于冰山以下、洋葱模型的内层,具有隐性的特点,难以测量和习得。然而止是这些非专业素质要素能够持久的影响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工作态度和工作成就。2职业关键能力纵观国际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认为关键能力是一种独立于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具备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屮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应对职业生涯中的各种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LQ。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自我能力。关键能力既涉及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等一般智力结构要素,还包含交流、合作、责任心、意志

5、、自我反省等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影响方法能力的主要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影响社会能力、自我能力的重要部分。社会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包括竞争与合作、沟通与协调、人际交往、领导与管理、团队合作与独立工作、组织与实施、危机管理。自我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包括责任心、自律与自身能力、意志承受能力、积极心态、表达能力、随机应变适应变化、宽容。比较非专业素质要素的构成和关键能力屮非智力结构要素的构成,可以发现双方确实有相同之处。关键能力应该是在“行动导向”中的获得,在“做”中习得m只有通过学习者的行为才能判断其是否掌握和掌握的程度。因此,非专业职业素质的习得和测量,只有通过学习者在“做”中习得,通过行为

6、才能判断其是否掌握和掌握的程度。3职业素质培养职业教育也应该培养学生从事行业的美德、具有责任心和献身精神、愿意与他人合作等的教育,其意义比简单的行业培训更为广泛RL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培训的区别。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培养效果的因素很多,既有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法和途径,也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人实践和个性对职业道徳、职业精神内化的影响。高职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多擅长于知识目标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方面,擅长于素质认知的教育与培训。而职业素质中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属于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等意识范畴,要在认知的基础上,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中,逐渐内化于心、外表

7、于行而形成和培养。4企业客户服务岗位是培养提升职业素质的有效载体爱因斯坦曾说:“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o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情境是一切认知、学习和行动的基础,将个体认知放置于更大的物理情境和社会情境中进行互动,能够切实提高学习的效果。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提供了一种真实工作情境和岗位工作任务,是培养和检验职业素质和关键能力的有效途径匕1。客户服务岗位直接接触客户,能够通过客户的咨询和投诉,了解客户的各种动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