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行李安检系统比较及研究

机场行李安检系统比较及研究

ID:32956191

大小:56.7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机场行李安检系统比较及研究_第1页
机场行李安检系统比较及研究_第2页
机场行李安检系统比较及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机场行李安检系统比较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机场行李安检系统比较及研究随着近些年来民航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新机场不断兴起,关于机场的各类先进技术正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行李安检系统作为机场重要的安全检查系统,对机场的安全生产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以首都机场2、3航站楼行李安检系统为例,对传统行李安检系统与五级行李安检系统进行对比,着重阐述两类行李安检系统在运行管理中的优势与不足。一、传统行李安检系统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的传统行李安检系统多为双通道安检系统,系统主要由服务器、交换机、双通道X光机构成,系统涵盖8个值机岛,168个值机柜台。在传统的托运行李安全检查方式中,X光安检机是布

2、置于值机柜台后的输送机上,X光安检机采集的行李X光图像通过网络传输至相应的计算机终端,在计算机终端上由安检人员来对图像进行判读。传统安检模式的基本流程为:值机人员将贴好行李条的托运行李放置在传输机上,托运行李进入X光机进行检查,检查期间托运行李的旅客须原地等待结果,检查通过后行李放行,旅客方可离开。若X光图像中发现托运行李内存在可疑物品,将由旅客与安检人员共同打开行李进行检查。二、五级行李安检系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楼体南北长度约2500米,其两大捷运系统五级安检系统和APM系统分别保证了行李与旅客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登机

3、流程。3号航站楼内总共292个值机柜台连接着总长度达68公里的传送系统。该系统将髙速托盘系送带和翻盘分拣机结合起来,由高端信息系统进行控制。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旅客托运行李安检采用了五级安检模式,该模式是在借鉴欧洲的多级安检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后台集中安检模式。五级行李安检系统的基本流程为:值机人员将贴好行李条的托运行李放置在传输机上,托运行李首先经过第一、二级安全检查(一级为机器自动判读,二级为安检人员判读),安检机将检查结果发送给行李系统,行李系统依据安检结果对行李路由进行分配,可疑的行李将被传输至三、四级安检。安全行李则直接放行。输送至三、四级

4、安检的托运行李须再次进行安全检查,同样行李在被判为安全的情况下将被放行,而可疑行李将由安检站人员寻找旅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三、两者的比较与分析传统行李安检系统以其安全性与稳定性被诸多机场沿用至今,与五级行李安检系统相比其优势在于以下几点:首先,传统行李安检系统集成度低,当出现服务器故障或网络传输故障时可及时采取单机运行模式,确保系统的持续运行,而五级行李安检系统若遇到此类故障则需要较为复杂的流程进行处置;其次,传统行李安检系统在发现可疑物品后可第一时间找到行李托运人,方便旅客对问题行李进行妥善处理,五级行李安检系统由于开检行李时旅客已经过安全检查

5、,对于检查出的限带物品不便于处置;最后,传统行李安检系统的建设成本与后期维护成本远远低于五级行李安检系统。与传统行李安检系统相比五级行李安检系统的优势在于,首先与传统行李安检系统不同的是五级行李安检系统在旅客办理了托运手续后,旅客不用在柜台前等待安检结果,旅客将在登机口进行行李安全确认,这极大的缩短了旅客办理值机手续的时间,有助于提高机场的服务质量;其次,五级行李安检系统由一次性判图转变为多级协作判图,增加了可疑行李安检的次数,从而增强了安全性可靠性;再次,五级行李安检系统由于采用了高速系统、行李自动分拣系统等先进技术,可确保行李在最短时间内到达

6、目的地,极大提高了行李传输速率;最后,在人员管理方面与传统判图模式相比五级安检系统的集中判图模式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四、总结经过上述的对比与分析,机场在选择新建行李安检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到旅客吞吐量及运营成本。对于旅客吞吐量较小,运营成本较低的中小型机场应更多的考虑经济耐用的传统行李安检系统。而对于年旅客吞吐量在千万级别的机场,五级行李安检系统则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行李运送的需求,提高托运行李运送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