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诊治体会(附9例报告)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诊治体会(附9例报告)

ID:32958498

大小:55.7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诊治体会(附9例报告)_第1页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诊治体会(附9例报告)_第2页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诊治体会(附9例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诊治体会(附9例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诊治体会(附9例报告)季新忠(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奉城分院201411)【摘要】目的探讨桥木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桥木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行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峡部+对侧次切7例,行甲状腺双叶切除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2例。结论桥木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也可以转移,除患侧全切和对侧次切外,双侧全切可降低甲状腺癌复发,中央区淋巴清扫可视术中淋巴转移而决定。【关键词】桥木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中图分类号】R581【

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337-02桥木甲状腺炎乂称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4倍,此病初期以甲亢或弥漫性甲状腺肿大为主,随着病程进展,桥木甲状腺炎致癌发牛率呈上升趋势,因而引起临床医牛重视,现将木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桥木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9例诊治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组9例,男2例,女7例,年龄30-69岁,平均48.5岁;病程1年・5年,平均3年。1.2临床表现与检查首发症状颈部增粗或不同程

3、度胀痛7例,平常体检被发现2例。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术前血清T3、T4、Tsh,其中T4增高2例,T3、Tsh均正常,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9例均阳性。彩色B超检查:9例甲状腺腺体呈弥漫性改变,肿块呈低回声,形态不规则,内见多发增强小光点或强回声光斑,后伴声影,肿瘤血流丰富,拟桥本甲状腺炎癌变。1.3治疗方法本组9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示甲状腺癌7例,癌疑2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和对侧次全切除7例;

4、行甲状腺双侧全叶切除2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2例。术后均长期服用优甲乐抑制/替代治疗。2、结果术后病理结果,9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7例,微小癌2例。左叶6例,右叶1例,双侧2例;肿瘤直径小于lcm7例,人于lcm-2cm2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例。9例随访均有甲减症状,用优甲乐调控剂量,使Tsh正常值偏低水平,生活质量良好。3、讨论桥本甲状腺炎是公认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少学者认为桥本氏病为甲状腺癌的前期病变,文献报道,桥本甲状

5、腺炎病人手术中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生为6.5%-26%[1],以中年女性多见。若普及体检,有助早期发现桥本氏病和甲状腺癌治疗。桥本氏病组织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而自身免疫反应中发生淋巴细胞的慢性抗原性刺激导致淋巴细胞群更容易发生肿瘤性改变,使甲状腺滤泡过度增生,发生恶变;随着病期延长,桥本甲状腺炎变为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增加。本文9例病人平均病程已超过3年,也证实甲状腺癌与桥本氏病关系密切。超声在甲状腺疾病的发现、诊断、随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彩色多普勒B超:高频探

6、头频率(7.0-12.0MHZ)具有分辨力高,可清晰显示甲状腺的大小和形态,结节大小和数目,结节内部和结节周围的冋声特征以及血流情况,合并钙化时可见强冋声或光斑后伴声影。本文9例B超:提示肿块边缘不规整,呈蟹足状向周围浸润,内部不均质低冋声,可见微粒状或簇状钙化,横截面前后径大于左右径;2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超声检查发现钙化灶是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癌的可靠依据,符合率80%以上⑵。CT检查:显示结节或肿块与周围组织,气管、食管、颈部血管的关系,有助于手术方式选择,但对恶性的微小钙化和小于lcm结节诊断欠佳。手术

7、方式认为桥本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应采用甲状腺双叶切除术,尤其对肿瘤直径>;lcm.双侧占位、滤泡癌等均行全切除。对年轻女性患者,可保证这种疾病的彻底治疗[3]。全切除的优点很明显,无瘤生存期较长,同吋避免对侧腺叶隐性微小癌灶,其缺点是手术并发症的增加。本组7例桥本氏甲状腺癌,病灶lcm之内,局限一侧,行患侧全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和对侧次全切,术后长期服优甲乐,限制碘摄入量可能有助于延缓甲状腺自身免疫破坏进展。预后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预后总体较好,有学者认为桥本氏甲状腺癌,术后肿瘤复发率较低,生存吋间更长

8、,可能与甲状腺组织内人量浸润淋巴细胞有关,后者抑制肿瘤癌的生长和转移。参考文献⑴薛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附36例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1996,34(2):95-97[2]JuanRosai.RosaiandAckerman’sSurgicalpathlogy[M].Mosby,2004,515・541[3]徐胜莉,宋智明,朱国华等。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98例诊治[J]中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