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分析题大全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分析题大全

ID:32969498

大小:4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8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分析题大全_第1页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分析题大全_第2页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分析题大全_第3页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分析题大全_第4页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分析题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分析题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答:(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简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三段的内容(1)开首一段是京郊的农村风光;(2)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交通、手工业和商业、贸

2、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3)后段是城门内外街道纵横交错,店铺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分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1)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2)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3)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划生动而有深度。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练。设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4)除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简析西汉《霍去病墓石雕》(1)霍去病

3、,西汉大将军,五年六次出击抗击匈奴均获全胜。(2)墓以能象征他功绩的祁连山修建。(3)以雕塑特殊手法“因材施雕”塑造。(4)形体单纯、古朴,构思独特,气魄雄伟,力量沉雄。分析唐寅的《孟蜀宫伎图》答:(1)宫廷君王的奢侈豪华带给宫伎、歌伎的只是一种悲剧。(2)通过四个盛装的宫伎描绘了五代后蜀孟昶的宫廷生活。(3)诗的点缀道出了画的主题。线条细劲、流动,设色妍丽、明快、变化十分丰富。人物独特的造型特征,突出了宫伎弱不禁风的情态。(4)整个作品秀润、明朗、简洁、清新。作者饱受炎凉世态的滋味,通过宫伎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4、分析阎立本的《步辇图》。此图为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画。绢本设色。(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4)作品具有历史价值,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答(1)元代统治者的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于诗酒。(2)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3)吸收董巨披

5、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4)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简析《掷铁饼者》作者,米隆。这件雕像表现了竞技运动员健美而又富于力感的形象,在人体运动中体现一种和谐之美和理想之美。作者成功地解决了人体在运动中的重心稳定和空间结构的两大难题,使雕像既有连续运动的时间节奏感,又有回旋动作的空间稳定性。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雕像都给人以美感的完整性与动势的真实性。伦勃朗的《夜巡》答(1)荷兰独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带有风俗题材性质的团体肖像画应运而生。(2)描绘了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

6、形象,在白天执行一件紧急任务而即将出发前的情景。(3)画面整体处理得富有戏剧性,人物动态各异、形象生动,明暗变化强烈。(4)打破了“巴洛克”风格的豪华与奢侈,建成了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原则。在艺术性或思想性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米勒的《拾穗》答(1)1848-1840年是法国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代,人们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2)表现三位衣着俭朴的农妇,在收割过的田里寻找遗落的麦穗。(3)主题鲜明,空间感强,色彩温暖而沉着,人物形象含蓄、概括,富有雕塑感。(4)使普通劳动场面登堂入室,其艺术的深刻社会意义在于史诗

7、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答(1)文艺复兴确立了个人的价值,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2)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3)人物仪态安详、表情平静。金字塔形构图增加了人物的端庄和稳重。双手刻画精确、丰满、背景运用“空气透视法”使主题愈加鲜明。充分突出了人物健康、华贵和青春的美。(4)体现了画家以科学的精神去观察自然的态度,是一首赞美自然的颂歌。王式廓的《血衣》6/6王式廓,中国现代油画家、版画家。《血衣》是作者以在华北地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所积累的生活体验与素材为基础而创作

8、的大型素描(油画稿),也是曾经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杰出革命历史画。它以一位农村妇女手持的血衣作为揭示主题和画面情节的中心,用一系列饱受封建剥削和摧残的农民形象组成了控诉斗争的宏大场面,表现了农民的痛苦、仇恨与斗争激情,现实了民主革命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时代的到来。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者真实、生动地刻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