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抗感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ID:32979399

大小:54.8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抗感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_第1页
抗感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_第2页
抗感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抗感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感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刘佳(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四川内江641000)【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090-02【摘要】目的探讨抗感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上呼吸道感染的门诊病儿19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采用利巴韦林颗粒及对症治疗,治疗组107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抗感颗粒,观察两组病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病儿治愈率(20・56%),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1.58%)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O.01)o结论好医牛抗感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

2、道感染起效快,安全性高,可迅速改善病儿症状。可作为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药物的良好选择之一,值得临床医生推广使用。【关键词】抗感颗粒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系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1]。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咽部不适或肿痛、咳嗽、喘息、气促等。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一般具有自限性,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休息、供应充足水分、退热,减轻卡他症状等。木文使用抗感颗粒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107例,根据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比

3、较其疗效,以求寻找较好的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药物。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选自儿科门诊,入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儿共197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其中男112例,女85例,年龄6月〜1岁48例,1—3岁96例,3—7岁42例,7〜14岁口例。197例病儿均伴有发热、流涕、喷嚏、轻咳等症状,均在发病3天内就诊,其中在发病1天内就诊的病儿169例;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4—10×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60%,CRP<10mg/Lc1.2方法将197例病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治疗组107例,两组病儿在性别、

4、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10mg/Kg分3次服用治疗,治疗组采用抗感颗粒(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6-12月龄服1/3袋,3次/H;1-5岁1/2袋,3次/日;6—9岁1袋,3次/日;10岁以上1.5袋,3次/H;用温开水冲服,至症状消失后停药。两组病儿均予以退烧、止咳等对症处理,观察两组病儿在治疗3天(72小时)后症状改善情况。1.3疗效判定治愈:服药24-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有效:48-72小吋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无效为不符合以上标准。2结果两组病儿治疗3天后疗效结果见表治疗

5、组治愈率20.56%,总有效率91.58%,对照组治愈率13.33%,总有效率66.66%,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表1两组治疗结果比较[例(%)]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o3讨论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占儿科门诊的首位,多数由病毒感染所致,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咽喉肿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如厌食、呕吐、腹泻等。病毒感染占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80%以故无常规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有继发细菌感染吋再联合使用抗生素,临床上能有效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较少,常用的利巴韦林、干扰素、阿昔洛韦等所致的不良反应病例报道日趋增多,有些反应甚至

6、较为严重,如血液系统反应和过敏性休克反应。因此国内开发利用中成药治疗各种病毒性感染越来越受关注,中药抗病毒不仅能抑制病毒的复制,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当白细胞降低时使用中药,可减少或不使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抗病毒药,以避免该类药物对血液系统的副作用⑵。抗感颗粒是由金银花、赤芍、绵马贯众三味中药经提取而研制的中药制剂,属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能快速缓解发热、流涕、咳嗽、咽痛等症状。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病儿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由此可见抗感颗粒应用于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且服用方便,口感较好,易被患儿接

7、受。参考文献[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2002.⑵陆权•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冲华儿科学杂志,20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