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用地扩张路径分析——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路径分析——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ID:32979427

大小:2.25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2-18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路径分析——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_第1页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路径分析——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_第2页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路径分析——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_第3页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路径分析——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_第4页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路径分析——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路径分析——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⑧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中国建设用地扩张路径分析——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论文作者:黄砺指导教师:王佑辉副教授学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土地经济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13年5月㈣㈣690AnAnalysisontheChangingPathofChineseConstructionLandExpansion:EvidencefromProvincialLevelPanelDatainChinaAThesisSubmitted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M.A.DegreeinManagementHuangL

2、iPostgraduateProgramSchoolofEconomicsandBusinessAdministration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Supervisor:WangYou-huiAcademicTitle:AssociateProfessorSignatureApprovedMay,2013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7STHESIS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粼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

3、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羲石殇日期:工。侈年厂月弓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非保密论文注释:本

4、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一/乒易匕作者签名:凿确导师签名:∥l历勿:矿日期:玉D)3年f月弓日日期:>f、年nZ/')EI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CALL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作者签名:巍石砀日期:矽13年f月哆日日期:砂【>年r月吵日别醛应雄谚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摘要近年来,我国面临着建设用地不断扩张,耕地资源日渐减少,“吃饭”与“建设”的矛盾日益尖锐的严峻问题。自国家运用土地工具参与宏观调控后,对建设用地及其变化驱动力的研究探

5、讨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建设用地扩张路径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我国建设用地扩张路径的变化规律分析与区域差异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相应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此次研究在耕地库兹涅兹曲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用地库兹涅兹曲线假说,并选用1999--2008年期间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建设用地库兹涅兹曲线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单调递增的关系,最初所构想的建设用地库兹涅兹曲线假说没有能够得到我国经验数据的支持;②无论是否将相关变量纳入到回归模型之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目前都处于建设用地持

6、续扩张的阶段,这将为经济发展和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的权衡带来两难选择,而西部地区具体情况的识别则有待后续的深入研究:③耕地资源禀赋、土地财政、土地违法及土地市场发育等相关变量对建设用地扩张发挥着不同程度和不同作用方向的影响。根据以上研究分析,可以认为我国急需改变现阶段严重依赖自然资源投入,特别是土地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缓和“吃饭”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第二,为了系统考察和分析我国建设用地扩张和人口、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此次研究引入了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这两个观察指标,并对1995---2008年间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研

7、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南高北低,建设用地经济密度东强西弱;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在研究期内有所下降,而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则显著提高;③建设用地人I:1密度不存在万收敛格局,但存在绝对∥和条件∥收敛格局,九大土地利用区中仅西南区和苏浙沪区存在俱乐部收敛:④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既不存在万收敛格局,也不存在绝对声收敛格局,但存在条件矽收敛格局,且九大土地利用区均呈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上述研究结论提供了我国建设用地扩张和人口、经济发展协调状况的一些基本信息,有助于明确区域土地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