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梁长6油藏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和效果研究

盘古梁长6油藏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和效果研究

ID:32980281

大小:62.9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8

盘古梁长6油藏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和效果研究_第1页
盘古梁长6油藏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和效果研究_第2页
盘古梁长6油藏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和效果研究_第3页
盘古梁长6油藏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和效果研究_第4页
盘古梁长6油藏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和效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盘古梁长6油藏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和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盘古梁长6油藏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和效果研究摘要:为了有效封堵裂缝及高渗孔道,提高水驱波及系数,从而提高最终采收率,盘古梁油田引入深部化学调驱技术,通过长达8年的广泛应用,成功抑制含水上升速度。本文从盘古梁长6油藏引入深部调驱的必要性、应用技术思路及综合效果三个方面对该项工艺技术作简要分析、经验总结,为下一步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依据。关键词:深部调驱技术思路效果分析一、深部化学调驱的必要性1.生产概况盘古梁长6油藏作为盘古梁油田的主要产区,肩负着油田的主要生产任务。油藏主要开发层位长612、长621+2层,

2、探明储量3435X104t,截止目前累计采出411X1041,采出程度11.97%。2.开发特征盘古梁长6油藏属典型的三低砂岩油藏,天然能量比较弱,油井在投产初期压裂规模较大,人工裂缝展布方向主要为NE680〜740。人工缝开启储层潜在微裂缝,导致主应力方向油井快速见水,井网适应性下降。平面上注水见效及水淹特征的方向性明显,油井暴性水淹,见水周期短。剖面上非均质性强,注入水易沿高渗段突进,尖峰状、指状吸水或部分层段不吸水严重,层间动用差异大,整体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小。二、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1.技术思路盘古

3、梁油田进入高产稳产的中期开发阶段,关键是要把综合含水率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同时实现较高的采出程度。深部化学调驱以提高有效注水量为目的,实现深部化堵针对性、配合性的有效运用。2.调驱机理化学法堵水原理就是利用化学堵水剂的化学作用对出水层造成堵塞。2005年开始,采用复合方式进行堵水调剖,在主要大孔道方向上进行高强度封堵后,应用高强度凝胶、地下延缓交联的缔和聚合物进行调剖,兼顾“调剖和驱油”的作用,从而调整改善地层深部流线场、压力场分布,使注入水改变流向,提高水驱波及体积和水驱油效率。堵剂向地层的深部运移、滞留

4、、封口后过量顶替称为深部堵水,与以往浅调相比具有三大特点:1.1剂量大。采用大剂量才能实现高渗孔道的有效封堵。1.2纵深大。迫使深调堵剂渗透过渡地带,对远井地带实施调剖、封堵,扩大水驱波及体积。1.3调剖泵。推广应用调剖泵,缩短施工周期,适应较高地层压力。1.针对性化学调驱1.1针对性选井3.1.1目的层渗透率极差较大,吸水剖面严重不均匀,高渗透部位存在明显的指状或尖峰状吸水现象。3.1.2油水井连通性好,注采对应关系明显,所在井组有明显的裂缝存在。3.1.3采出程度低,含水率较高,井组剩余油饱和度高,有较大

5、的增产潜力。3.1.4固井质量合格,无管外窜槽现象。3.1.5套管能达到施工所设计的承压能力,无套管漏失现象。3.2差异化调驱政策通过历年现场施工参数及措施工艺效果的经验总结,按不同的开发阶段、油藏部位、动态响应特征制定不同现场施工参数(用量、压力、浓度、排量等),形成区域性差异化调驱政策。2.配合性化学调驱2.1分调结合推广运用盘古梁长6油藏经过多年堵水调驱,已具备分注开发条件。对比盘63-18(2009年4月深部调驱)、盘63-20井分注前后吸水剖面图显示:盘63-18分注后吸水均匀,且吸水厚度5.00m

6、t13.97m,盘63-20井分注后吸水不均。实践证明,先堵后分,由深到浅的治理思路适用于低渗油藏的阶段开发。2012年,完成有效分注井22口,可对比见效油井18口,日增油15t,累计增油1450t,降自然递减0.31%,6口可对比井显示吸水厚度8.31mf12.89mo油藏可分注井120口,历年深部调驱110井次,覆盖率达91.6%,借助分层区域的有效开展,推广应用“深调+分注”,是目前注水开发阶段提高采出程度的重要手段。4.2油水井双向堵水深部化学调驱经历了从点-线-面的过程,反过来油井堵水也需要从点-线

7、-面的过程,最终完成油水井双向堵水,抑制主向油井含水上升,提高油井最终采收率。2011年至2012年实施油井堵水10井次,综合含水100%I72.7%,日增油9.95t,累计增油5299to三、深部化学调驱效果分析1•产能恢复效果明显截止2012年,长6油藏已累计实施深部化学调驱110井次,对应有效油井累计达231口,平均单井日增油1.01吨。2006年至2012年自然递减按照8.0%计算,与治理后的递减相比,纯老井累计增产21.4X104to按照平均单井成本25万元计算(扣除电费等),原油按照0.50万元/

8、吨,投入产出比1:38.9o2•抑制含水上升速度目前长6区综合含水26.89%,含水上升率2.04%,以见水井持续上升为主,且主要集中在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较高的油藏中部,整体上含水趋于稳定,多年的深部调驱成功抑制含水上升速度。3•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通过近几年剖面综合治理,水驱状况得到好转,存水率0.92,井组水驱指数由3.01t3.05,可对比吸水厚度8.0mt10.9m(6口),水驱储量动用程度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