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意识淡化的表现危害成因和对策

党员意识淡化的表现危害成因和对策

ID:32990766

大小:63.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党员意识淡化的表现危害成因和对策_第1页
党员意识淡化的表现危害成因和对策_第2页
党员意识淡化的表现危害成因和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党员意识淡化的表现危害成因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党员意识淡化的表现、危害、成因和对策邱耕田所谓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独特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广大党员独特的实践行为的产物。党员意识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角色意识、执政意识、共产主义信念、群众意识、服务意识、理论意识、党章意识等。当前,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部分党员的党员意识淡化是一个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务必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党员意识淡化的表现从党建工作的角度讲,目前,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存在着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如: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无力,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甚至有的基层党组织

2、处于瘫痪、半瘫痪姿态;有的组织生活不严、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监督乏力,不能经常地、严格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还有一些党组织长期不过组织生活,即使过组织生活,也是做表面文章,很难起到批评、监督、教育作用;一些党员干部表率作用差,存在严重的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等鹿败行为和不正之风;有的执行纪律不严,在工作中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等不良表现;有的不讲政治、不讲信仰、不讲原则,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几乎完全将自己和普通群众走齐;有的只追求局部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大局,不听从统一拒挥;有的党员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标准,不注意改造世界观,在社会

3、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发生了偏差,迷失了方向,不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等。这些问题固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它们还只是表面现象。在赵些现象的背后深藏着的则是党员意识的淡化、严重淡化甚至丧失这一深层次的、实质性问题。二、党员意识淡化的危害当前,我们党内所存在的党员意识或模糊或淡化或丧失的现象,就其广泛性、严重性而言,可以说在我党历史上是空前的。党员意识的淡化或丧失,是我党精神上的“贫血症”,思想上笊“水土流失”,长此下去,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在某种意义上说,党员意识是党的灵魂,是党得以存在并发挥强大领导作用的精神保证;是维系党的

4、团结、统一,使之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精神纽带。如果相当多的党员的党员意识淡化甚至丧失,那么,党这个有机体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要发生“病变”,出现“涣散无力”的现象甚至有可能形同“空壳”,党组织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战斗力和领导作用了。这时,维系党员和党组织的,维系党的团结统一的,也就仅仅剩下了一些外在的形式上的东西。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果党在遇到意外的外在力量冲击时,便会丧失强大的战斗力和聚合力,成为受外力摆布的纺织,甚至会很快分裂、瓦解。如果党员意识普遍而严重淡化,就如同内部被蛀空而枯死的树木一遇到急风暴雨就会马上被刮断;如同发动机坏死而失去

5、驾驭控制的轮船,一遇到惊涛骇浪就会立即覆没。苏东剧变,尖键在于党的剧变,而党的变化乃至下台,其实质就在于党员意识的:普遍淡化和丧失。正因为党员意识普遍淡化甚至丧失了,才导致党组织涣散,在敌对势力的进攻面前毫无战斗力,一攻就垮;而党员意识的淡化也使得党员和党组织貌合神离,千百万党员离心离德,不能与党同生共死,在危急矢头,出现那么多的党员退党、叛党,也就不足为奇了。换言之,在党员意识淡化的情况下,有些党员即使留在党内,也不会有多大的作用和作为。三、党员意识淡化的心理成因党员意识的淡化,既有历史的原因,更有现实的原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党

6、员意识的淡化主要起始于'文革”时期,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这一问题有所突出。十年动乱,搞乱了民心,也搞乱了党心。在政治运动的不断冲击下,若干不健康的、不符合党性要求的思想观念也乘虚侵入了一些党员的头脑,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也随之泛起或凸现,如阳奉阴违、唯唯诺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等。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社会矢系经济利益化、简单化,再加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抬头,于是相当多的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而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的腐败现象,则是党员意识淡化、丧失的最大、最现实、最严重的表现。在新形势下,党员意识

7、淡化主要是由以下三种心理认识直接促成的:第一,“怀疑心理”。十多年来,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比重逐年下降,而且效益长期不好,而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迅猛上升,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令人嘱目。所有制结构的这种变化,在共产党人中问产生了复杂的心理反应。多数党员干部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但也确实有一部分党员包括领导干部,从他们的所谓实际“感受”和“体验”出发,认为中国似乎开始了一个私有化的过程,对党还能不能长期执政心中没底,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这是一种“怀疑心理”在作怪。第二“愤懑心理”。党

8、风的严重不正,党内各种机制尤其是用人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也促使一些党员的党员意识发生淡化。党风不正和党员意识的淡化消失是互为因果的。当一些党员干部看到少数握有实权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看到一些无才无德的人屡屡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