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麦冬多糖的定量分析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麦冬多糖的定量分析

ID:32995486

大小:55.0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麦冬多糖的定量分析_第1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麦冬多糖的定量分析_第2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麦冬多糖的定量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麦冬多糖的定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麦冬多糖的定量分析王国静庞永褚利平(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山东枣庄277000)【摘要】目的: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麦冬多糖的定量分析进行探讨。方法:运用一阶导数、二阶导数、散射校正以及平滑等多种光谱解析手段对麦冬原始漫反射光谱进行解析,然后进行定标建模分析。结果:一阶导数对光谱处理的各项优化建模指标均较原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优;且一阶导数+SG+MSC处理后的各项建模指标处于最优状态,优化建模的确定可根据该处理方法进行。结论:该种方法具有快速无损、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的优点,适宜于对中药复方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快速检测。【关键词】近红外光

2、谱分析技术;麦冬多糖;定量【中图分类号】R9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364-02以往测定麦冬多糖,主要采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其分析过程较繁琐,且样品需要经过提取、醇沉、离心以及萃取等过程,且会给分析指标成分的损失产牛影响,最终影响结果的准确性[1]。近红外光谱法为新型的绿色分析技术,具有检测快速、同时检测多成分等优点,在中药材等药物含量的测定过程中具有一定成果[2]。但尚未在麦冬多糖的定量分析方面有相关报道。本组研究中,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麦冬多糖的定量分析进行探讨,报告如下:1.仪器与方法1.1实验仪器主要

3、使用美国ThermoNicolet公司牛产的5700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Results信号釆集、积分球漫反射采样系统以及TQAnalyst数据处理软件;另外,使用日木Hitachi公司生产的2700型可见■紫外分光度计,将扫描波段设置为170〜lOOOnmo1.2方法1.2.1实验材料主要选取30份麦冬品种,样品主要包括各个采收期、不同加工处理法以及不同采收地区等差异,将样品均作为定标样品集;并随机选取部分样品和实验室收集到的12份作为验证样品集,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多糖含量结果进行测定。1.2.2漫反射光谱采集法将样品烘干后,使用高速粉碎机进行粉碎,

4、设置仪器工作波数范围为4000〜12500cm-l,共扫描64次,将分辨率设置为8cm-l;将已经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到圆柱形样品杯内,放入机器内进行扫描;每一个进行四次扫描,计算出平均光谱,并记录到计算机内。1.2.3麦冬近红外光谱处理法对近红外样品光谱进行收集时,许多基线漂移、高频随机噪声、样品颗粒大小、信号本底以及光散射等噪声信息被带入到光谱内;其会给近红外吸收强度R和样品中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产生严重干扰,且会给近红外冋归分析方程的准确、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吋要和多元散射矫正(MSC)、标准正态变量转换法(SNV)互相结合,与此同吋,

5、对其给予数学处理,主要采用平滑、导数预处理NIR;这样能够将基线漂移、光谱散射消除,应用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对导数光谱进行处理。1.2.4近红外光谱矫正模型建立法首先使用样品矫正集建立校正模型,然后再对其进行交叉检验;根据不同光谱处理法、数学处理法对R2、RMSEC、R2CV以及RMSECV等指标差异进行优化,选取最佳模型,最后使用验证集样品外部验证模型。应用热电公司生产的TQAnalyst光谱定量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优化。2•结果一阶导数对光谱处理的各项优化建模指标均较原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优;且一阶导数+SG+MSC处理后的各项建模指标处于最优状态,优化建模的确

6、定可根据该处理方法进行。各种优化处理法对优化指标产生的影响,见表1:3.讨论麦冬属于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具备润肺清心、养阴生津的作用,临床用来治疗津伤口渴、肺燥干咳等症。多糖、兹体皂玳、氨基酸、高异黄酮以及脂等成分,其中,多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用药成分[3]。其中,麦冬多糖主要具备抗缺氧、抗心肌缺血、平喘、降低血糖、抗过敏以及免疫活性等作用。麦冬品种品质不同,其外观稍微存在差别,但内在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如其中的多糖含量,受到产地、栽培条件、气候以及采收时期等因素影响。本组研究中,对麦冬多糖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进行测定,已经逐渐发展为-•种具有高效

7、性、简捷性、快速性以及无损性的测量中药有效成分的新方法[4]。本组结果表明,一阶导数对光谱处理的各项优化建模指标均较原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优;且一阶导数+SG+MSC处理后的各项建模指标处于最优状态,优化建模的确定可根据该处理方法进行。综上所述,和常规含量测定法相比,该种方法具有快速无损、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的优点,适宜于对中药复方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快速检测。【参考文献】[1]林秋霞,李敏,周海玉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川麦冬总皂昔和总多糖含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4,16(05):399-401.[2]李成荫,汪悦,孙丽霞等•麦冬多糖对NOD小鼠颌

8、下腺保护作用研究卩]・中国免疫学杂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